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樓價持續攀升,供樓負擔令市民家庭負債沉重,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出口術」稱醞釀出招。由過往經驗看,當局可動用的措施是「收緊按揭」。但有學者指,之前多次收緊按揭都未有令樓價下跌,認為要降低樓價,當務之急是「人為」推高按息,建議徵收「按揭利息稅」,變相逼銀行加息,才能有效為樓市「降溫」。
炒家資金足 收緊按揭無用
經濟學者、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關焯照表示,金管局出招若再「老生常談」推出收緊按揭的措施,由目前利率極低,持貨成本平,對於資金充裕的投資者來說,收緊按揭可以說是「毫無用處」。本報翻查過去近年紀錄,金管局由2009年10月開始至今,一共實施了5輪收緊按揭的措施,但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於4次收緊按揭後的月份卻幾乎未曾下跌,反而持續上升。
關焯照建議,金管局可嘗試徵收之前市場曾提出的「按揭利息稅」:「假設銀行收2厘,你就徵收銀行1厘息,加息的支出就會轉嫁到買家身上,即變相加息。」
根據資料,早前市場提出的「按揭利息稅」,目的在於壓低租金回報率,令稅款抵銷收租回報,銀行如果將稅項全數轉嫁給客戶,效果就等同加息。例如實際利率2.5厘,以1個400萬元的單位計算,租金回報率約3至5厘;若按揭利息稅率訂在1厘、以還款期20年計算,每月供款是14,837元,一旦實施新稅項,供款開支增加1,401元,收租變相「無肉食」。
面對樓價不斷上升的問題,新一屆政府自上任後,即著手增加土地供應,又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等「辣招」,但都只是令交投下跌,樓價卻不跌反升,各區更頻現新高價,甚至樓價指數再創新高。
關焯照解釋,目前樓市面對的根本問題是供不應求、負利率,這兩個問題都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解決。「就以供應為例,港府2011年才大增土地供應,最快亦要明年再推出發售」。故關氏預料,除非政府「落重藥」,否則今年上半年樓價仍將繼續上升。
樓市風險多 入市前要三思
他續說,買樓是一項長期投資,警告市民現在入市等於「泡沫中買樓」,一旦泡沫爆破就會面臨極大損失。而且樓市面對多重潛在風險,包括房屋政策的風險、美國提早加息、土地供應不斷上升等,都會影響日後樓宇價值下跌,市民入市前要小心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