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產「哈比人」執迷《魔戒》二十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岳圖多年來收藏的一部分《魔戒》書刊。

 《哈比人》上畫,掀起《魔戒》熱潮,哈比人落畫,影迷期待第二、第三部曲,《魔戒》故事,彷彿永遠不會完結。這部寫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出於J. R. R. (托爾金)筆下的史詩奇幻巨著,虜獲近代以至當代無數人的心,英國書迷會The Tolkien Society甚至每年舉辦各種活動,吸引世界各地魔戒迷前往英國朝聖。

 香港也有一個魔戒迷,他不僅飛往英國同賀盛事,多年來更以畫寄情,繪下一幅又一幅魔戒圖,甚至以己之力翻譯一部港版《魔戒》。對《魔戒》故事痴迷至此,問你服未!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圖: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岳圖對《魔戒》的熱愛源於故事的豐富厚實,從中學時期接觸《魔戒》開始,他一直為故事龐大的世界觀及史詩式的刻劃著迷不已。「從沒看過一部舞台這麼大、故事這麼發人深省的小說。」二十多年過去,他依然覺得《魔戒》世界就像一個真實的世界一樣,引人入勝,並讓人眷戀不已。

 除了畫畫、參加英國的書迷活動外,他用了十多年時間,將《魔戒》重新翻譯一遍,如今翻譯工作已接近尾聲,完成附錄便大功告成。問他為何堅持重新翻譯一遍?他只輕描淡寫地說:「中文版譯得不太好,《魔戒》牽涉太多歷史典故,不清楚很容易譯錯。」說完他從公文袋裡翻出一些紙張,有英文版的《魔戒》,也有繁體版、簡體版的內容,找啊找,突然他指著一個地方說:「你看!這裡譯得不對。」

畫作登上美國刊物

 好的文學作品,本來就值得一讀再讀,一再鑽研。岳圖的瘋狂,只是代表他對於一部作品的熱愛,而你在他身上可能也會找到共鳴。與尋常讀者一樣,他會因為喜歡當中的人物或一個場景,而進行二次創作(同人誌),他會因為喜歡而跑去參加一連串的活動。

 在英國的書迷會裡,岳圖遇上了美國魔戒刊物《Beyond Bree》的編輯Nancy Martsch,後者邀請他為刊物每年推出的月曆畫插畫,與美國、波蘭、荷蘭、德國、加拿大等各地畫家所畫的插畫,一同製作成精美的月曆。從2010年到現在,每年都會出新月曆,岳圖的畫依然佔其中一席位。

 托爾金以淺白的文字訴說《魔戒》、《哈比人》的故事,岳圖的插畫就像這些文學作品一樣,充滿童趣,又帶有一點日式漫畫的味道,線條簡單,不會過分賣弄技巧,至今為止,他已經創作超過八十幅畫了。他心目中更有一個藍圖:有一天會出現一個有香港語言特色、文字配上插圖的《魔戒》版本。

香港欠缺書迷會

 因為書迷會,香港書迷的創作可以走向世界,讓更多人知道原來這個小小的地方也有喜歡奇幻、喜歡《魔戒》的書迷。書迷會在英國、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地方都有,但在香港卻找不到其蹤影。說著說著,岳圖忍不住說:「對啊,很多地方都有書迷會,台灣也有,但香港就沒有。」

 書迷會可以讓一群同好聚在一起,分享心得、交流聊天,彼此互相鼓勵之下,會激盪出不同的想法,會有二次創作的念頭,文學作品的生命力會更豐厚多元。英國書迷會在小說出版50周年時(2005年),在托爾金的出生地伯明翰舉行大型慶祝活動,帶書迷游走與托爾金相關的景點,了解作者的背景。相關學者、小說插畫師Alan Lee等,也出席了活動。台灣的書迷會,岳圖也參加過,規模比較小,大家一起讀其中一些章節內容,聊聊翻譯問題。

 從二十多歲到如今四十多歲,能夠專注一個作品,不斷創作、不斷翻譯,是要多大熱愛才能堅持到底!岳圖在國外的刊物找到了一個發表創作的園地,是幸運,也是諷刺──為甚麼香港沒有一個空間讓有心人創作、分享?大家對於一部作品的熱愛往往就隨著出版熱潮或電影放映時間,而被慢慢磨蝕,最終消失無蹤。

 看著岳圖,總覺得他與電影中的哈比人有點像,個子小小的,卻有無限的毅力與勇氣,在創作路上默默努力。

 「哈比人」的願望很簡單:完成翻譯,繼續創作,如果能吸引更多人關注自己的創作,就更好。

相關新聞
港產「哈比人」執迷《魔戒》二十載 (2013-02-16) (圖)
走東走西:靈巧如蛇 (2013-02-16) (圖)
英倫街舞Live Vibe席捲香港 (2013-02-16) (圖)
誠品特展 古籍文獻齊齊看 (2013-02-16) (圖)
愛在西元前: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 (2013-02-13) (圖)
渡河逃跑 石膏,約公元前875至前860年 (2013-02-13) (圖)
金葉頭飾黃金 青金石及紅玉髓,約公元前2500年 (2013-02-13) (圖)
早期行政泥板書 黏土,公元前3300至前3000年 (2013-02-13) (圖)
酒杯 黃金,約公元前2500年 (2013-02-13) (圖)
國王亞述納齊爾二世像 菱鎂礦(人像)、紅色石灰石(底座),公元前875至前860年 (2013-02-13) (圖)
巴別塔,作者:華里德.斯地,2001年 (2013-02-13) (圖)
《吉爾加美斯史詩》的第六塊泥板 黏土,公元前7世紀 (2013-02-13) (圖)
青金石圓柱形滾印 青金石,公元前2600至前2300年 (2013-02-13) (圖)
柏林蒼穹下 (2013-02-13)
80後剪紙藝人閆少威:勇於創新 (2013-02-13) (圖)
詩人的繆思——余光中詩歌音樂會 (2013-02-13)
意大利音樂家演奏會 (2013-02-13) (圖)
八十後女生 純真插畫闖世界 (2013-02-09) (圖)
走東走西:除舊迎新 (2013-02-09) (圖)
他們說:原來天蘭是這樣…… (2013-02-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