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祝願香港蛇年新氣象 各界齊心謀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1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盧文端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神龍騰去,靈蛇喜降。蛇年新春市道丁財兩旺,是一個好兆頭。新年求的籤雖然不理想,但最重要的是如何齊心一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求得下籤反而警示市民未來可能會面對不少挑戰,更須放下政爭,共謀發展。香港需要持續的和較高的經濟發展,才可以讓政府和全社會有更大的力量,解決貧窮和其他長期積存的社會問題。展望本港蛇年前景,雖然困難不少,但靈蛇飛舞,福氣更多。社會各界需給予梁特首領導的特區政府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為香港謀發展,為市民謀福祉。農曆新年,希望香港迎來新氣象、新希望、新願景和新動力!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蛇主吉運、旺財富,故蛇又稱祥蛇、靈蛇,俗稱小龍。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高,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是「人首蛇身」,反映了原始社會的蛇圖騰崇拜。南陽漢畫像石中有大量人身蛇尾的伏羲、女媧、嫦娥等神人形象。實際上,蛇是龍的原型,也是龍的始祖,古代人把所有祥瑞之物的特徵加在蛇的身上,就變成了龍。

祭如在,虔誠希望香港好

 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於年初二為香港在車公廟求得95號下籤。解籤和尋找誰是小人成為新年伊始的輿論焦點。風水命理之事,信則有,不信則無,但是做人要有虔誠的情感。《倫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是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這是強調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內心有虔誠的情感,要表裡如一,才是肅齋莊敬的道理。這種精神,不但告訴我們對於祭典要如此,同時也是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凡是內心善良的人,都虔誠地希望香港好。事實上,求得什麼籤並非最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齊心一意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求得下籤反而警示市民未來可能會面對不少挑戰,更須放下政爭,共謀發展。這就是希望香港好的務實而美好的感情。

蛇年新春市道丁財兩旺

 蛇年果然為香港迎來了新氣象和新動力。蛇年新春,本港消費市道丁財兩旺,內地自由行旅客成為主要客源。海洋公園在年初一至初八有逾30萬人次入場,其中年初三有4.9萬人次入場,破歷來紀錄。本港迪士尼樂園公佈2012年度業績,也首度錄得1.09億港元盈利。回顧2003年自由行開始實施時,香港正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和沙士疫情打擊,經濟跌到低點,社會上人心惶惶,政府施政舉步維艱,就在這個最困難的時刻,中央宣佈實施個人遊措施,為遭受沙士疫情蹂躪的香港經濟帶來了人氣,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為國際社會在短期內恢復對香港的信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自內地對香港實施自由行政策後,香港已成為內地遊客最熱門的旅遊地區和「購物天堂」。其實,自由行旅客的消費範圍更廣,除了觀光和購物外,還對香港的金融、保險、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帶來了經濟效益,也為香港就業市場創造新的職位。香港市民安居樂業,失業率處於歷史低位,其中,自由行的貢獻功不可沒,不少市民都認同「自由行」是香港的「財神」。 當然,面對自由行旅客持續增長所衍生的一些問題,倒退到「閉關鎖港」不是辦法,當局宜疏不宜堵,關鍵是做好各項旅遊配套,包括增建景點、擴大容量、疏通流量,根據實際需求和條件把本港旅遊業的優勢進一步增強。

希望蛇年迎來粵港合作新局面

 農曆新年前夕, 特首梁振英率多名特區政府官員先後訪問廣州和深圳,拜會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和深圳市委書記王榮等官員,就加強粵港合作進行交流。梁特首表示粵港既是兄弟又是近鄰,並感謝粵深政府就水客和雙非問題的支援配合,協助香港解決問題。香港和廣東比鄰,過去兩地發展一直優勢互補,相互扶持,互利雙贏,維護粵港利益就是維護一家人的利益。雖然兩地合作難免出現一些跨境民生問題,但憑藉兩地保持協商溝通的良好傳統,問題就不難解決。

 在新的一年裡,兩地發展仍需適時研究重要合作事項,指導並推動合作項目和計劃進度,以落實國家發展戰略要求。粵港共同維護兩地利益,就是維護一家人的利益,社會各界應共同支援有利兩地政府協作事宜,排除干擾。共同打造世界級新經濟區域和世界級城市群的新合作模式,集中反映了粵港經濟轉型的全新要求,將促進香港服務業向高端化發展並加大在內地拓展力度,同時促使廣東建立起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相配套的先進製造業,為廣東實體經濟與香港金融業和服務業優勢的緊密結合注入新的動力。

希望蛇年迎來發展新動力

 梁特首將《施政報告》發表的時間改為今年的一月份,使得新一屆政府和新一屆的立法會有更多時間就《施政報告》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互動和交流,同時使新年度財政預算案作為落實施政報告的重要步驟。日前多個團體請願,要求政府提供各類津貼和補助紓解民困。短期而言,財政預算案可以適量「派糖」,但不要一刀切,而是幫助那些有需要的市民,紓緩生活壓力。長遠而言,本港面對人口老化問題,福利開支有增無減,但在低稅制下無可能大幅加稅,因此政府需及早籌謀,在預算案中撥出一定款項成立基金,應付未來與日俱增的福利需求,增強應對人口老化等問題的能力。

 更為根本的是,香港需要持續的和較高的經濟發展,才可以讓政府和全社會有更大的力量,解決貧窮和其他長期積存的社會問題。確如梁特首指出:「香港不是少數人的香港,是700萬人的香港;不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的香港,也是子孫後代的香港,大家都要共同關心。從太平山、獅子山、八仙嶺和鳳凰山俯瞰香港,我們看見繁華的一面,也看見發展的迫切需要。」希望香港蛇年迎來新氣象、新希望、新願景和發展的新動力!

相關新聞
祝願香港蛇年新氣象 各界齊心謀發展 (2013-02-19) (圖)
公僕國情班非只唱好 鄧國威:絕無洗腦 (2013-02-19) (圖)
李慧琼倡財案聚焦助中產基層 (2013-02-19)
搞激得罪商界 白鴿籌旗頭痕 (2013-02-19)
政團評分 狀黨「插水稱王」 (2013-02-19)
馮檢基扮鴿狀兩黨和事佬 (2013-02-19)
每周輿論動向:練乙錚誹謗特首遭譴責 港台鼓吹「港獨」被質疑 (2013-02-18)
自作自受:訟黨得寸進尺 鴿黨拉攏失敗 (2013-02-18)
張建宗探劏房戶:訂政策以人為本 (2013-02-18)
工聯巡遊 (2013-02-18) (圖)
林健鋒:唐宅梁宅僭建性質不同 (2013-02-18) (圖)
財爺推介「筍工」:飛機維修師 (2013-02-18) (圖)
驛馬星動 (2013-02-18) (圖)
李怡挑撥港人作反 為五斗米出賣良心 (2013-02-15) (圖)
市民上街挺政府 Ann蔣:因有人逢事必反 (2013-02-15) (圖)
鄧家彪親力親為贏民心 (2013-02-15) (圖)
工會促增誘因吸引新海員 (2013-02-15) (圖)
林鄭高永文民望續領先 (2013-02-15)
來論:練乙錚一貫信口雌黃 不顧新聞操守應受譴責 (2013-02-08)
律師信捍衛名聲 政界撐特首維權 (2013-02-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