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首任董事長李濟深。 資料圖片
回溯共和國開國歷史,香港《文匯報》與全國政協可謂淵源深厚。首任香港《文匯報》董事長李濟深,於1949年9月代表民革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並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2013年,香港文匯報創辦元老李濟深的孫女、民革中央常委李靄君成為新屆全國政協委員。她向本報記者憶史談今,感慨萬千,「自己在心情特別振奮的同時,也倍感責任重大」。她又對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的創辦與文匯報現任董事長、社長王樹成當選全國政協委員表示祝賀,期待民革中央藉香港文匯報65周年報慶之契機,加強交流與合作。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王曉雪、何凡、凱雷 北京報道
李靄君告訴記者,祖父李濟深與香港淵源深厚,他繼承中山先生的遺志,在香港與何香凝、蔡廷鍇等愛國民主人士創辦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並被推舉為主席;又於1948年籌辦香港《文匯報》並出任首任董事長。1948年底,祖父積極響應中共中央發布的「五一口號」,離開香港北上,參加了創建新中國的籌備工作。
1948年在港創立民革
李靄君對那段歷史如數家珍。1946年6月,國民黨統治集團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協議,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挑起全國性內戰。7月23日,宋慶齡在上海發表《關於促成組織聯合政府並呼籲美國人民制止他們的政府在軍事上援助國民黨的聲明》,強烈譴責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內戰。
但國民黨統治集團卻在10月下令召開國民黨一黨包辦的「國民大會」,並準備在會上強行通過維護其一黨獨裁統治的「中華民國憲法」,徹底走上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新的鬥爭形勢和任務使廣大國民黨民主派人士認識到,只有把國民黨各個民主派別的人士都團結起來,組成統一的組織,才能形成合力。
1947年3月9日,李濟深針對國民黨統治集團拒絕和平、堅持反共內戰的頑固立場,在香港發表《對時局的意見》,強烈譴責蔣介石的倒行逆施;同年5月4日,李濟深邀集何香凝、彭澤民、李章達、陳其瑗、朱學範、陳此生、鄧初民等在香港居所聚會,再次商討正式成立聯合組織的問題。經過周密籌備,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於1948年1月1日在香港堅尼地道52號正式舉行。大會推舉宋慶齡為民革中央名譽主席,李濟深為主席。
秘密北上 參加籌備首屆政協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身處香港的李濟深是在港民主黨派領導人中威望最高的一位。他在香港的行動受到多方面制約,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目光。蔣介石、宋子文、美國政府等都對他全力拉攏。但他毅然從香港秘密北上,參加籌備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當時周恩來親自安排,租了從香港直航大連的蘇聯貨輪「阿爾丹號」,為免引起注意,登船時間也被安排在1948年12月聖誕節的第二天。當時,全香港都沉浸在過節氛圍之中,就連設在李濟深家周圍的暗探也有點心不在焉。當晚,李濟深與朱蘊山、吳茂蓀等人,登上一艘小遊艇,還帶了酒菜,假裝是泛舟遊覽,在維多利亞港灣流連。一個多小時後,趁著天色漸暗,小遊艇悄悄靠上「阿爾丹號」,李濟深迅速登上船。當晚,貨輪神不知鬼不覺地離開香港。1949年1月7日,「阿爾丹號」駛進蘇聯控制的旅順軍港。
1949年2月3日,李濟深致電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表示願以自己的一切言論和行動密切配合中共的政策和主張。6月15日,在人民解放戰爭的凱歌聲中,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中南海勤政殿開幕。開幕式上,抑制不住激動的李濟深代表民革發表講話,他說:「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是建設一個符合人民願望的新中國的開始,我們是以非常的歡欣鼓舞的心情來參加的。」
詩句述遺願:兩岸統一
1949年9月,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成為新中國的開國之會、立國之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此誕生。
會議期間,李濟深、郭沫若等44位委員聯名提出了《請以大會名義急電聯合國否認國民黨反動政府代表案》,這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歷史上的第1號提案。該提案的實施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的政治影響,它代表4.5億中國人向世界宣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真正代表中國人民意願的會議。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
在這次會議上,李濟深被選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親歷見證了孫中山先生理想得到實現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共和與統一是李濟深畢生之追求,李靄君透露,李濟深辭世前寫下「我與人民宏願在,及身要見九州同」的詩句,期盼兩岸統一可以說是他的遺願。
賣屋籌款創辦香港文匯報
在新中國成立前一年創辦香港《文匯報》,則是李濟深在香港反對內戰、推動愛國民主運動的重要舉措。1948年,民革正在籌辦其機關報,李濟深等極希望原上海文匯報負責人徐鑄成主持報政,雙方經過商議,決定把創辦民革機關報與文匯報復刊計劃結合起來。
李靄君回憶說,祖父當年身居高位,清廉節儉,為在香港創辦《文匯報》,他賣掉了桂林的大屋,籌得1萬元港幣。「爺爺離港北上時奶奶已經病重。後來,父親到北京時臂戴黑紗,奶奶已經在香港去世。」幾經努力,香港《文匯報》於1948年9月9日正式創刊,公推李濟深為董事長,徐鑄成任總主筆兼總經理,馬季良(唐納)任總編輯。
回憶祖父李濟深與香港《文匯報》的淵源,李靄君倍感親切。她說:「爺爺是第一任董事長,談起他當年辦報的事情,一下就拉近了與你們的距離感,感覺很親切。」香港是李濟深奮鬥工作的地方,但李靄君至今尚未到訪過香港。她告訴記者,如果以後有機會去香港,一定要去奶奶的墓前祭掃,也希望能去香港《文匯報》總部看看。
談及李濟深,李靄君的孺慕之思溢於言表,「我的名字是爺爺起的,家裡女孩子是君字輩的,爺爺想了想,說就叫靄君吧。小時候,爺爺很喜歡我。他去世的時候,我年紀很小,只有兩歲多。現在還記得小時候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溫馨鏡頭。我對爺爺生平的了解,主要是通過家人口中得知。爺爺、父親將畢生精力獻給國家,留下來的有形遺產很少。而父親踏實樸實的做事態度,是我一生受益不盡的精神財富。」
追隨祖輩 入政協議國事
當選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李靄君的心情「 特別振奮」。她告訴記者,「 十八大以後確立了很多社會發展的新目標,此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當不辱使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她並透露,自己已準備了幾個提案帶到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大會上去。提案主要涉及青少年,如反對他們奢侈浪費,號召他們樹立勤儉的生活作風和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等道德風尚。她的提案也涉及到青少年的體質發育問題。她說:「 現在很多年輕人的身體都不太好,才20多歲就有很多問題,主要是他們每天都在電腦前,不太注重身體的鍛煉,導致過早出現一些成年人甚至老年人才有的疾病,這些情況應該引起高度重視。」而對於已出台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等,李靄君認為,重點在於落實,當在體制機制上更加重視,將其落到實處。
李靄君的祖父李濟深曾擔任全國政協第一、二、三屆副主席,父親李沛瑤也曾擔任全國政協常委。如今李靄君新獲任全國政協委員,媒體及公眾都寄予厚望,李靄君深感責任重大。她說,有責任也就有了壓力,一定不辱使命。祖父第一屆加入政協,父親也擔任過政協職務,自己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感到很光榮,也有使命感,要繼承祖輩父輩的光榮傳統,履行好政協委員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責,把工作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