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7院校去年度知識轉移收益共錄得近10.5億港元,成果豐碩。資料圖片
——助科研成果商品化 預算案向學界送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龐嘉儀)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提出支持本港大學的技術轉移部門將科研成果商品化,為學界帶來喜訊。據了解,教資會現時每年向8大院校撥款5,000萬元推動「知識轉移」工作,據各校2011/12學年的「知識轉移」報告顯示,7所有提供知識轉移收入統計的院校,年內共申請了近500項專利,並成功批出超過200項專利授權。整體而言,7校就知識轉移工作共錄得近10.5億元收入,成果豐碩,其中以理大收益逾2.8億元名列榜首,中大及港大也各進賬超過2億元。
各大院校的知識轉移工作範疇涵蓋甚廣,包括大型合作研究、註冊及授權專利、統籌顧問項目及成立附屬公司等,而教育學院的知識轉移工作還包括舉行會議、工作坊及持續專業培訓等;另提供人文、商業及社會學科的嶺南大學,則主要以師生參與社會服務研習作為「知識轉移」模式,該校報告未有相關收入資料。
研究顧問收入 理大2.85億居首
比較各院校上年度的知識轉移情況,以理大表現最為突出。該校雖在知識產權錄得約50萬元虧蝕,但於研究及顧問項目方面分別獲得逾2億元及7,500萬元收入,整體收入約2.85億元,屬各院校第一。
理大企業發展院院長黃亮回應指,理大屬應用型大學,除教學與科研外,亦強調服務社會,尤其為工業界提供高層次顧問及專利許可使用服務,而該校的科技轉移工作在酒店、旅遊、設計、地政、工程、紡織等領域為業界貢獻良多。他表示,理大的知識轉移策略發展方向,主要分為傳統常態科研和公共推廣兩部分。該校的科研項目涵蓋多個領域,包括大型結構性安全監控工作如高鐵和地鐵項目、航天計劃、火星與探月計劃、藥物研發及基因工程等。
中大進賬2.3億 城大虧損逾500萬
此外,於知識產權、合約研究及顧問項目等方面錄得逾2.3億元的中大,其年報指過去3年該校共66個知識轉移項目接受教資會撥款資助,主題涵蓋醫療、教育、城市規劃、環境保護、企業發展等範疇,成功令超過200萬人次受惠。
針對大學附屬公司情況,據已知數據所示,理大的附屬公司為其大賺近700萬元,浸大也小賺40萬元,城大則虧損逾500萬元。城大發言人回應指,其分拆公司於去年度部分錄得盈利,部分錄得虧損,而分拆公司一向自負盈虧、獨立運作,旨在支持大學向業界推廣、發展及轉移科研成果,並與工商界建立緊密聯繫。
教資會續每年資助5,000萬
教資會表示,樂見各院校在知識轉移取得良好進展,並日趨專業化,在多個學科如社會科學、商業及經濟、城市規劃及環境、建築、工程等扎根。雖然2009至12年首個3年期的「知識轉移」資助已完結,教資會未來3個學年將繼續每年給予院校約5,000萬元經常性撥款,每所院校分得120萬至1,200萬元撥款不等,而撥款機制及安排與之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