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施芝鴻:三中全會料定改革路線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全國政協會議結束後,委員們在人民大會堂前合影。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何凡)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在京向香港文匯報獨家透露,中共高層目前已就改革的很多問題形成共識,按照慣例,下一步改革的總體規劃、路線圖和時間表有望於今年下半年舉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有分析認為,三中全會所作的深化改革部署,對中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產生深遠意義和影響。但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者認為,雖然社會對改革的呼聲很高,但客觀而言,改革的阻力與難度相當大。

 去年1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視察深圳發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動員令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的路線圖與時間表。

每隔10年出台綱領性文件

 對此,中央智囊施芝鴻說,「兩會出台了包含大部制在內的行政體制改革方案,僅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改革較為系統的路線圖與時間表,估計將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時推出。回望過去三十年中共重要決議的出台史,一些重大的改革決定措施的推出都發生在三中全會,從最早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到十四屆三中全會,再到後來的十六屆三中全會。」

 最近三次指導改革決策的綱領性文件,出台時間相隔約為10年,均在三中全會落錘,並釋放出巨大的制度紅利,帶動中國經濟社會面貌發生深刻變化。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界定社會主義經濟涵義,啟動改革由農村走向城市整個經濟領域;1993年11月,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勒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任務。

 至於此次是否以類似體制改革委員會的專門機構推動改革進程,施芝鴻表示,此事尚在討論中。目前國內有兩種意見,其中一種意見認為,既然要搞頂層設計,就要有頂層設計的機構。

劉世錦:既得利益不願改革

 「當前社會各界對改革的呼聲很高、期待很大。而從客觀上看,改革的阻力與難度相當大。」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指出,與10年、20年或30年前的改革相比,當前改革面臨的形勢存在幾個特點:一是改革不再是認識問題,而是利益問題。以前改革要解放思想,現在一些人思想已經解放,很清楚改革之後將是對其不利的,所以堅決不改。二是「不對稱」的格局關係,比如農民工群體數量大,但影響力有限;一些既得利益者人數不多,影響力卻很大。三是改革應在形勢好的時候進行,代價、成本相對較低;而危機導向型的改革成本會很高。

 談到改革的頂層設計,劉世錦向本報表示,「其實市場經濟很多事情是無法設計的,政府須給出規則,市場有一個自我博弈和演化的過程。有些事必須要政府進行設計,但更重要的是由高層往前推動。思考如何推進改革,既要有勇氣,又要有智慧,二者缺一不可,才能解決複雜的利益格局問題。」

相關新聞
俞正聲:政治制度模式 絕不照搬西方 (圖)
俞正聲囑委員三「拒絕」 (圖)
政協政治決議要點
本屆政協提案審查情況
國家領導人選 今起醞釀協商
兩會議程及看點(3月13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全文)
港政協委員力助港青識國情 (圖)
政協決議:發揮香港委員作用 (圖)
特寫:港區人代參觀清東陵 (圖)
特首將赴京 晤部委新官 (圖)
議程精簡酬酢減少 (圖)
唐英年4提案 增港「附加價值」 (圖)
蔡毅提11建議 促兩地旅業合作 (圖)
民建聯提案:養老保險跨區轉移須妥善安排
施芝鴻:三中全會料定改革路線圖 (圖)
中組部:繼續摸著石頭「改革」
代表:「拆廟也要撤和尚」
委員:要規範民主監督 (圖)
債務危機?財政部:聳人聽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