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4歲的吳鎧希(左)和16歲的林顥達(中)獲科大取錄後繼續表現突出,GPA接近4分滿分。右為科大理學院副院長吳大琪。 劉景熙 攝
——同謝父母開放式培育 尖子雙修課供中學生報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科大理學院去年9月破格錄取兩名神童,他們分別是14歲的吳鎧希和16歲的林顥達,兩人屢次在國際學術賽事獲獎。考入科大後,兩人表現保持突出,平均積點(GPA)接近4的滿分成績,其中吳鎧希更是科大最年輕的學生。另科大為培育中學理科尖子,宣布開放已試行兩年的「中學/大學雙修課程」供全港中學生報名,設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英文課程,最多取錄840人。
吳鎧希在香港出生,小學起入讀本地國際學校至中一。2011年9月,他跳級升讀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高中,數學直接修讀中六課程,化學、物理讀中四課程,其餘科目屬中二水平。一年後,他成功獲科大錄取。他的理科成績彪炳,曾獲上年度新加坡少年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少年組銀獎等。
林顥達與吳鎧希背景相近,在港出生後跟隨父母公幹到內地讀書。2011年4月,他唸中四途中回港轉學,去年完成中五後直接升讀科大。他曾獲2012年度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獎,亦是國際及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香港隊代表。
自覺天份不高 拒認天才
兩人均笑言,自覺天份不高,實際上是下了很多苦功學習,才有今天的成績,故千萬不要用「天才、神童」稱呼他們,因為這等同否定了他們自身的努力。
出眾成績的背後,他們十分感謝父母的開放式培育方法。鎧希指,父母知道他自小喜歡數學,讓他隨心而行,每天不斷做數學習題。顥達亦表示,父母因材施教,按他的興趣買很多練習和參考書給他,打穩其物理基礎。
盼成數學家 物理學學者
入讀科大後,他們指沒有適應問題,與其他同學相處融洽,「我們在學術以外,也會討論體育、漫畫等輕鬆話題」。鎧希表示,希望將來成為數學教育家,把數學知識和熱誠傳承到下一代;顥達則以物理學學者作目標。
科大理學院副院長及資優教育發展中心總監吳大琪表示,學校錄取資優生主要考慮其學術成績、國際認受性高的比賽成績及申請人性格是否成熟等。校方不設特定針對資優生的協助措施,但所有本科生均有一名學者擔任其學術及生活導師。
開放雙修課 分4個程度
另科大將開放「中學/大學雙修課程」供全港中學生報名,每間中學最多提名10人,開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英文課程,課程分為4個程度:預備班、階段一、階段二和階段三,收費分別是4,500元、5,600元、2,000元(每學分計)及只收取行政費,各級合共取錄840人。上述計劃於2011年試行階段,已錄取727名學生,當時只有小部分學校可推薦學生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