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半山截雨助防洪 荃葵排水隧恊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耗資15億元的荃灣雨水排放隧道昨日正式啟用。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耗資15億元、全長5.1公里的荃灣雨水排放隧道昨日正式啟用,不但可每秒疏導220立方米雨水,即11秒注滿一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更能抵禦50年一遇洪水,是現時渠務處3條雨水渠中,排水量最高的一條。渠務署署長陳志超表示,隧道有3個半山進水口截雨水,減輕下游雨水負荷,但為免破壞自然河流系統,隧道只會在黃色暴雨警告時使用,相信能藉此加強荃灣及葵涌的防洪能力。

 荃灣至葵涌因被群山包圍,每逢雨季均有大量雨水從山向市區聚集,由於現有排洪系統再難應付,隨時水淹成災影響市民生活。渠務署為紓緩該區水浸問題,在2007年底斥資15億元,以截流方式開挖一條全長5.1公里,內直徑6.5米的雨水排放隧道,並於昨日正式啟用。

排水可11秒注滿標準池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韋志成指出,荃灣雨水排放隧道是現有渠務署3條雨水排放隧道中,排水量最高的一條,每秒排水220立方米,只需11秒便可注滿一個奧林匹克標準的泳池,相信可抵禦50年一遇的暴雨。

 陳志超指出,隧道分別在和宜合、老圍及曹公潭有進水口,並於油柑頭排出大海,設計概念是在半山位置,截取上游雨水,在減輕下游雨水系統的負荷的同時,減少雨水流入下游市區;不過,隧道只會在黃色暴雨警告時使用,以免破壞原有河流系統及保持一定的河流流量,冀能藉此提升荃灣及葵涌的防洪能力,減少水浸機會。

跑馬地儲水池料2018年竣工

 此外,他指出,當局推行中的多個大型防洪及污水處理工程,涉及款項達325億元,包括跑馬地地下儲水池及啟德明渠改善工程;至於規劃中的多個項目,亦涉及287億元。渠務署顧問工程管理部總工程師胡泰安稱,位於跑馬地地下的儲水池,與大坑東缸運作相似,吸納部分地面徑流,減輕水道負荷,料首階段工程於2015年雨季前完工,至2018年則可全面完工。

相關新聞
港各界:普選前提無共識 政制發展難寸進 (圖)
政界:特首不愛國 不能履職
曾鈺成:反映中央憂慮
港府:普選是最終目標
梁愛詩:有前提是常識 (圖)
拆局解碼:中央明示底線 實盼諮詢順利
民主黨到中聯辦示威
商界批「佔中」罔顧社會利益 (圖)
聽眾憂失控後果嚴重 戴耀廷避回應
影響生活:市民恐適得其反 批損人不利己 (圖)
訂貧窮線 公屋福利或當入息 (圖)
陳恒鑌促擴大資助長者鑲牙 (圖)
扶貧委增撥2.6億助貧童
逾35歲單身非長者或優先上樓 (圖)
不同增地措施 政府均考慮
貪短樁居屋平 白表客執貨尾 (圖)
工人圍貨櫃碼頭 損港航運美譽 (圖)
人工差過97年? 勞資各有說法 (圖)
工人誤開印刷機 滾筒齊肩扯斷手 (圖)
蝴蝶刀刺「情敵」 高智商青年囚10年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