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倘佯於新安所古鎮老街,一步一遺跡。圖為紮下街一景。
「來家裡坐,來家裡坐!」與其他人家一樣,見到記者朝自家走來,城廟街1號的女主人楊木英遠遠迎出來,把記者讓到堂屋的沙發上坐下,轉身從牆角拿出水煙筒、煙絲等一應物事,向記者遞過來。
今年春節前整修了一遍的老屋,顯得清爽明亮,已換過瓦的屋面勾縫平直有序、齊齊整整;依照原樣新換的樓梯、樓楞,散發著原木的陣陣清香。其實,原模原樣修繕老屋並不容易,「瓦片是從其它地方拆除舊屋時淘換來的,攢了不少時間。」令楊木英尤其遺憾的是,由於淘換瓦片不易,新近修繕的老屋缺了不少瓦當,「這顯得有些難看。」楊木英的語氣中透出愧疚,似乎很有些對不住先人。
含飴弄孫 悠閒充實
69歲的楊木英「四清運動」時嫁入老屋的吳家,至於老屋的建造年代,楊木英說:「就連我婆婆也說不清了。」說不清老屋的建造年代,卻並不影響楊木英這一代人繼承先人的勤勞與睿智。楊木英的丈夫曾是人工切刀煙的好手,一天可以切十幾斤;楊木英也曾與丈夫與小叔子倆口,把蒸肉飯賣到了省城。
因年事已高且丈夫已撒手西歸,楊木英回到了老屋,含飴弄孫、盡享天倫之餘,還入了基督教會。楊木英說,每天除做飯、做家務外,都會到教堂與教友一起做禮拜,悠閒的日子倒也充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