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甘肅省隴南市政府官員通過微博與民眾交流社情。 資料圖片
——現代中國+全球化
近年微博在內地的發展非常迅速。許多政府部門都意識到微博的重要性,紛紛開通官方微博,成為與民眾溝通的一種新平台。究竟內地政府機構微博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機遇和問題?下文將作探討。 ■陳振寧、戴子熙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
作者簡介 戴子熙:《環球時報》、《環球人物》、《鳳凰周刊》等內地媒體撰稿人。另定期為香港《成報》、《新報》、《香港商報》撰寫時政評論文章。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陳振寧: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員。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定期於香港《成報》、《香港商報》發表評論文章。曾參與《通識詞典3》的撰寫工作。
電郵:jambon777@yahoo.com.hk
新聞背景:粵首開公安微博群掀熱潮
近年微博(Weibo)的影響力極速擴大。據統計,目前內地微博賬戶突破兩億,其對政治、社會的影響也日益顯現。2010年1月25日,「微博問政」首次被寫入安徽省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同年2月,廣東省率先建立全國首個公安微博群,運用微博展開服務。此後,內地越來越多政府機構和官員也開通微博。
中國權威網絡輿情研究機構「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去年底發布的《2012年度新浪政務微博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內地政府部門落戶新浪並通過認證的政務微博總數超過6萬個,同比增加逾5萬個,增長率達230%。
資料顯示,目前包括衛生部、鐵道部、商務部、文化部等20個國家部委及下屬部門開通官方微博。另外,超過20個省級政府也開通新浪官方微博,其中江蘇省政務微博數目超過6,000個,佔整體約10%。
對於官微發展趨向,有專家預計說,今年各地政府部門將進一步制定政務微博相關管理細則,通過制度實現政務微博規範運作,改變政務微博內容隨意、自發的特點。(基礎級)
正反對對碰:溝通更直接 VS 難分真與假
綜合而言,微博發展對內地政府各有正面和負面影響:
正:增強官民互動:政府雖可通過報章向民眾傳遞政策訊息,但闡述主動權在傳媒手上,政府是被動的。相反,網民可在政府官方微博對政策直接評論,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讓民眾可充分發表意見,宣洩民情。
正:「一對眾」傳播廣:在微博中,當一條訊息發布後,就會被所有關注博主的「粉絲」看到,若他們對內容感興趣,便會點擊「轉發」,那麼其他「粉絲」也在瞬間實時接收相關訊息,從而變成「一對眾」的廣泛傳播。由此可見,微博並不薄,它可為政府形象的傳播提供一個低投入、高回報的平台。
負:使用門檻低 削公信力:微博的使用門檻低,每個人都可做記者,但缺乏傳統媒體的把關人。微博大量資訊未經分辨和篩選就進入傳播過程,魚龍混雜,既有符合事實真相、反映正確意見的,也有歪曲事實真相、編造虛假資訊、傳播不實的言論。一些未經證實的資訊被網民盲目轉發,容易誤導社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負:匿名洩不滿 易煽動社運:微博資訊傳播者和發言者可用假姓名隱匿真實的身份,其觀點表達很少受約束,內容大多帶有個人觀點和思想情緒。而對許多網民來說,他們對資訊本身的真實性並不特別關心,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情緒宣洩。這些非理性發洩具很強輿論煽動性,阻礙政府和民眾的良性溝通,容易滋生民眾的對立情緒,甚至導致民間集體運動。(進階級)
不諳潮語難對口 開完不理似做騷
針對目前內地已開通的官方微博及其運行狀況來看,部分政府部門是為應對某個突發狀況而臨時開通的,用作工作說辭的發散途徑。譬如,有些微博自開通以來只發表幾條博文(甚至無),沒有進行政民互動,也無頁面建設。這些微博可能是在上級指示或個人政績考核的壓力下開通,故開通後基本流於形式,成為擺設。還有部分政府機構的微博純屬做騷,在微博成風的形勢下也開通微博,3分鐘熱度,過一段時間便將政務微博拋諸腦後,不管不問。
命名雜亂欠統一:有的以機構全名命名,有的以簡稱命名,有的以地方名稱加地方特點命名。政務微博名稱混亂不利用戶識別,真實性、權威性大打折扣。
用語隨意缺威信:微博既然是政府在網絡生活中的發言人,應有政府的嚴謹性。但在現實的政務微博卻非如此。對於同一上級指示,不同地方政務微博的說法大相逕庭,甚至同一地方不同部門的說法都大相逕庭,缺統一性,讓公眾不知何去何從,缺乏威信。
回覆生硬聽眾少:政府部門微博的出現,令政府相關資訊傳輸由單向傳輸轉變成雙向流動。這種雙向流動是以雙方存在關注和被關注為前提的,只有存在關注「粉絲」,才能在微博與他進行溝通。然而,目前內地政府微博的聽眾較少,開通者缺乏行銷頭腦,不能將微博推銷出去,以及吸引群眾的關注。這是因為部分政府機構微博在發布資訊和回覆網民提問時,仍採用正式的官方語言,而不是更人性化、網民較易接受的網絡語言,不易拉近網民與政府的心理距離。此外,大部分政府機構微博被用於發布機構新聞、社會新聞或部門政策規定,較少傳送服務類型資訊。
賬戶未整合互連:部分政府機構及公務員在兩個或以上的網絡門戶中開通政務微博,但大多數部門類微博間缺乏整合,未形成互相鏈結或建立微博群,既不利各部門間的業務交流,也不便微博用戶搜索和關注政府機構微博。(摘星級)
小知識:另類外交新興管道
2011年是中國的政務微博元年,令人意外的是,參與政務微博者除內地政府機構和公務員個體外,還包括相當數量的外國政府機構、國際組織和個人。據統計,截至2011年11月初,新浪微博已認證的外國政府機構、大使館和領事館達百餘個,境外旅遊局有75個。內地微博已成為他們繞開中國政府和媒體,直接面向民眾開展公共外交的有效管道。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官方微博的功能。
2. 參考上文,指出並分析內地興起官方微博的原因。
3.內地官方微博在運作上可能遇到哪些障礙?試舉例加以討論。
4.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官方微博已成為內地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最主要、最直接渠道」這個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5.早前香港特區政府推出「限奶令」時,被內地民眾批評事前無與內地政府充分溝通。你認為日後港府推出涉及內地的政策時,微博可發揮甚麼作用?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官微千萬不能說假話》,人民網(來源:《南方日報》),2013-04-22,http://cpc.people.com.cn/n/2013/0422/c64387-21235188.html
2.《行程微博直播 體現領導層開放》,香港《文匯報》,2012-12-29,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2/29/CH1212290009.htm
3.《擁抱「微時代」 轉向「服務型」》,香港《文匯報》,2012-11-13,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1/13/CH1211130018.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