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血荒警號:誤解多 少人捐 內地現血荒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內地多個城市長期陷入血荒狀態。 資料圖片

——公共衛生+現代中國+今日香港+全球化

 冬天是各類疾病的高發階段,而血庫的存量不足,也在內地各大城市響起警號,北京長期零下低溫,令街頭流動捐血更困難,令該市的血庫存量不到正常一半。統計顯示,近年內地臨床用血需求量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增長。2010年以來,昆明、青島、南京等地出現「血荒」。與此相比,內地人口的捐血率僅為0.84%,遠低於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01%。這讓血荒這個長久存在的現象再次引發公眾關注。 ■胡潔人 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作者簡介  胡潔人 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學部講師。2009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成員、中國奧斯特羅姆協會(Ostrom Society)會員、香港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中英文論文數篇。

誤會傷「元氣」 怕染愛滋卻步

 內地血庫為何經常告急?原因很簡單:捐血者太少。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估算,一個國家為維持足夠血液供給,需要1%至3%的人口參與捐血,但內地的捐血率只有0.84%,遠低於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為甚麼內地人普遍不願意捐血?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傳統觀念作祟。傳統中醫理論認為失血會傷「元氣」,因此民眾認為捐血會引發貧血、頭暈,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等,導致很多人不敢捐血。另外,雖然當前捐血中心所使用的醫療器械均是「一人一套」,且經嚴格消毒殺菌,用後即棄,不再重複使用,以保證不會感染任何疾病,但仍有不少人顧慮捐血可能引發愛滋病感染。

無償捐千毫升 終身免費回報

 此外,捐血者不能無償用血,這導致很多人不甘心捐血,甚至認為醫療機搆趁機從中牟利。

 最後,無償捐血者的用血手續繁瑣,導致很多人沒耐心捐血。但實際上,為解決血荒,去年內地各地已有制度規定,無償捐血者本人的配偶、直系親屬可優先用血,並享受臨床用血的血費報銷,又特別對累積捐血超過1,000毫升的捐血者終身無限量免費用血,以鼓勵和回報積極捐血的熱心人士。

 當然,捐血者也有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項,通常醫護人員都會向捐血者講解捐血後的指引,以保障捐血者的安全和健康,如捐血後起身時要速度慢且勿提舉重型物件。捐血後休息10分鐘至15分鐘,吃點飲品食物補充能量,24小時內不要進行劇烈運動等。(基礎級)

延壽救人 利己益他

 事實上,捐血有不少好處。首先,捐血是利己利人的善行義舉,不但可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有益身體健康,更重要是幫助傷病患者挽救生命。有芬蘭科學家早前說,捐出者可延長自己的壽命,因為研究發現捐血者比未捐血者,似乎較不易患心臟病。

獲贈紀念品表揚義舉

 香港有不少措施鼓勵民眾捐血,如「學生定期捐血嘉許計劃」,若學生在學年內第一次捐血,可獲紀念品;同一學年內第二次捐血,則獲第二份紀念品。對於首次捐血市民,除獲發捐血卡外,還可獲頒發「首次捐血紀念章」。若在16歲生日當日捐血,更可獲贈證書,也是一份別有意義的生日禮物。更有意義的獎章是「長期捐血紀念章」,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每年均邀請於該年度捐血達25次或其倍數的市民出席周年捐血頒獎典禮,並頒贈紀念章以表揚他們在本港參與捐血的優異表現。

 另外,在一些特別節日如新年、情人節、復活節及聖誕節等,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會送上心意紀念品,以表謝意及鼓勵市民積極參與捐血行動。(進階級)

官招募民響應 壯大愛心行列

 捐血無疑是對社會作出很大貢獻的善舉,為提供足夠及安全的血液供醫療之用,每天必須有足夠市民來捐血,故應鼓勵和支持捐血事業的發展。香港通過招募無償捐血者,定期聯絡政府部門、學校、公共事務機構、私營公司及各大社團的職員,安排捐血活動。

 更重要是,應對科學捐血的認知進行廣泛宣傳,透過定期的公民教育及宣傳活動,以提高民眾對血液的認識及了解其重要性,減少對捐血的醫學誤解和不正確的傳統觀念,從而鼓勵更多民眾加入捐血行列,並成為定期捐血者。

 此外,還要加強對捐血後採血、用血的透明度,讓民眾知道捐血後的血源去向。政府和民間組織應增強與市民的溝通,避免和減少市民對醫療機構的不信任。

 每年6月14日是「世界捐血者日」(World Blood Donor Day),政府可在這天表揚捐血者,並呼籲更多市民加入捐血者隊伍,通過捐血救助更多生命,造福社群。(摘星級)

小知識:港也告急 醫院需求激增五成

 今年1月,香港紅十字會也緊急呼籲市民捐血,該月每周捐血人次由平均450人降至不足400人,主要因為天冷令更多人「怕凍」而減少捐血;加上較多人患病,這些帶病捐血者的血色素不可接受,令健康的血液更少。然而,目前各大醫院對血液需求激增五成,因此香港血庫也面臨缺血的緊急狀態。因此,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早前公開呼籲符合捐血資格的市民前往捐血。

小知識:健康「夠秤」 基本達標

 是否每個人都可捐血(Blood Donation)呢?根據香港紅十字會資料,捐血條件非常簡單,主要有三:

1. 年齡:首次捐血者應在16歲至60歲,而61歲或以上人士,如在過去12個月內曾進行捐血,則可繼續捐至65歲;

2. 體重:需要在41公斤或以上;

3. 身體健康,並無特殊疾病。

 符合條件者若參與捐血,所有收集回來的血液也都會經過嚴格的血液測試。此外,捐血者捐血前需填寫一份獻血登記表格及經過健康查詢程式,輸血服務中心護士會與捐血者個別面談。無論你是首次捐血者或多次捐血者,每次捐血時均需通過健康查詢程式及血液測試,藉此保證所捐血液的健康質量。年滿18歲或以上男性每隔3個月可捐血一次,而女性則每隔4個月捐血一次。年齡在16歲至17歲之間的青少年,可每隔6個月捐血一次,但須先徵得家長簽署的同意書。

 捐血程序並不複雜,符合捐血條件者可攜同身份證或獻血卡到全港各個捐血站或流動獻血隊,填妥捐血登記表格,接受血色素檢測,並由護士接見捐血者,查詢健康狀況並量度體溫和血壓。在捐血前,醫護人員會用碘酒或火酒消毒皮膚,如有需要可要求局部麻醉注射,然後開始靜脈穿刺。所有針管都已消毒並只用一次,確保捐血者免受感染。而後,捐血者會被抽取血液樣本作檢驗,包括血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愛滋病、梅毒及人體T淋巴細胞病毒等。整個捐血過程約為7分鐘至12分鐘,完成後可稍作休息,並享用獻血服務中心提供的飲品和食物,以補充失去的水分及體力。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描述內地和香港的血荒情況。

2. 參考上文,歸納兩地血庫出現血荒的三大原因,並舉例加以說明。

3. 你認為「有償捐血」及「無償用血」能鼓勵更多人捐血嗎?為甚麼?

4. 若內地當局實施「有償捐血」及「無償用血」這兩個方案,你認為過程中會遇到甚麼問題?試各舉一項並加以討論。

5. 政府和民間團體應做些甚麼來鼓勵民眾捐血?試各舉一例並加以討論。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無償用血」或解「血荒」》,香港《文匯報》,2012-03-11,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3/11/CB1203110029.htm

2. 《多地「血荒」 衛生部官員帶頭獻血》,香港《文匯報》,2010-10-31,http://paper.wenweipo.com/2010/10/31/CH1010310032.htm

3. 《周年捐血頒獎典禮 捐血再創新紀錄》,《新聞公報》,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206/10/P201206100396.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血荒警號:誤解多 少人捐 內地現血荒 (2013-03-13) (圖)
概念圖:血荒 (2013-03-13) (圖)
現代中國+全球化+今日香港 內地中產表面風光苦自知 (2013-03-08) (圖)
概念圖:內地中產 (2013-03-08) (圖)
人在囧途:年年春運年年難 何年春運不再難? (2013-03-04) (圖)
圖1: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年份外出務工的農民工數量增長趨勢 (2013-03-04) (圖)
圖2:1991年-2009年全國春運鐵路旅客運量趨勢 (2013-03-04) (圖)
概念圖:春運 (2013-03-04) (圖)
身體力行:單車代步 傳統變新潮 (2013-03-01) (圖)
概念圖:單車代步 (2013-03-01) (圖)
國競新向:群雄爭鬥軟實力 華初露頭角 (2013-02-27) (圖)
概念圖:軟實力 (2013-02-27) (圖)
「長跑」結束:27年醞釀立法 中國終有「精神衛生法」 (2013-02-25) (圖)
圖1:各種精神障礙患病率情況 (2013-02-25) (圖)
圖2:全國精神醫院工作人員數量圖 (2013-02-25) (圖)
表1:與地方性精神衛生法比較 (2013-02-25) (圖)
概念圖:精神衛生問題 (2013-02-25) (圖)
崇外心態:赴外產子 貪近利 失遠謀? (2013-02-22) (圖)
概念圖:內地孕婦赴外產子 (2013-02-22) (圖)
節約風尚:滿席有衣食 齊做「光碟族」 (2013-02-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