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錢松刻壽山石薄意山水方章 中國嘉德(北京)2012春季拍賣會 清寧—金石篆刻藝術「專場」
成交價 356.5萬元
說到印章拍賣,就不得不提北京榮寶齋,1995年10月,其在首屆藝術品拍賣上率先推出「印章文玩」專場,417方印章,大多出自西泠印社早期社員方節庵後人,流傳有緒。其中「趙叔孺自用穎」53方,以26.4萬元拔得頭籌;「齊白石篆刻對章」印文為「奪得天工、草木未必無情」閒章,成交價為24.2萬元;「趙之謙自用穎一方」,以14.3萬元落槌,這些成為當時的天價印章。這是國內首次規模較大的印章集中拍賣,買盤主要還是來自日本、香港等境外行家。雖說榮寶齋為印章拍賣開了一個好頭,但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行情一直波瀾不驚,拍賣市場難得見到幾方印章,就是出現幾方,成交價也不高,多在幾千元之間。
2003年4月,崇源推出了「吳昌碩、齊白石詩書畫印流派」專場,其中齊白石為陸質雅所篆刻27方,結果除一方流標外,悉數成交,吳昌碩原印成交3方,由於市場有分歧,反應平平。那年秋拍,「藝跡軒藏明清印章」專場拍賣亮相嘉德,共推出文彭、汪關、歸昌世、林皋、鄧石如等明清名家印章73方,成交金額108萬元。
如果說榮寶齋為印章拍賣點了一把火,而西泠印社的重磅加入,則是在火上澆上了一桶油。2007年1月,有史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印章專場「犀象印翠——近現代名家篆刻」在杭州推出,近千方象牙印章成交金額超過1335萬元,高出估價一倍之多。一方由方介堪為張大千所刻的「瀟湘畫樓」象牙章,以99萬元的價格,創下了單方名家篆刻拍賣的最高紀錄。全場最高價則是著名藏書家張石銘的33方犀角藏書印,成交價為137萬元。
西泠印社的成功引起了「連鎖反應」,國內知名拍賣公司開始把目光對準印章。由於名家篆刻印章存世量稀少,猶如股市中的小盤股,徵集不易,鑒定困難,因此有些公司另闢蹊徑,向「當代名家篆刻」、「名貴印石」方面進行拓展外延,並推出了富有特色的印章專場,例如,2007年10月,福建省民間藝術館「壽山石雕海外回流」專場,並取得開門紅。280件壽山石成交率89%,成交價超過1400萬元。這一場的轟動效應,直接引發了一輪從壽山石到「四大國石」的收藏熱情,行情直線上升。此後,北京翰海、嘉德、相繼亮出「國石國藝」專題拍賣,並大獲成功,成交率分別為71%與91%,成交金額分別為3223萬元和159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從2008年秋拍開始,嘉德將「國石國藝」納入常規項目,並延續至今,使印章拍賣隊伍快速壯大,迎來發展契機。北京保利儘管在新印石這一塊加入較晚,但出手不凡,2009年秋拍推出的「雅印聚珍——當代壽山石」專拍,創下成交率90%、成交金額1547萬元的佳績。目前,國內印章拍賣已形成了以上海朵雲軒的「金石緣」、杭州西泠印社的「近現代名家篆刻」、北京嘉德的「國石國藝」及福建省民間藝術館的「當代壽山石」四大特色專場齊頭並進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