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金銀業貿易場亦主力發展黃金及白銀期貨產品,圖中為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卓偉)香港商交所成立以來,產品集中在黃金及白銀期貨,一直受到本港金銀業貿易場的同類型產品競爭。另外,中國內地致力掌握商品期貨的國際話語權,內地的商品期貨交易所發展亦相當進取。商交所可謂同時面對本港及內地同業的競爭。
金銀期貨交投按年齊挫
商交所在2008年宣布成立,但要到2011年才獲證監會批出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產品亦僅「32金衡盎司美元黃金期貨合約」及「1,000金衡盎司美元白銀期貨合約」兩種。該所去年全年日均成交量5,841張合約,全年成交額718億美元。
據商交所網頁披露,黃金期貨合約在今年4月的總成交量為12,866張,比3月的45,462張,按月大跌71.7%,比去年同期的85,730張則跌85%。至於白銀期貨合約,今年4月的總成交量為5,323張,雖然按月增加292%,但對比去年4月的19,923張,按年減少73.3%。
事實上,商交所的競爭對手—金銀業貿易場近年來動作多多,其「本地香港銀」現貨合約交易平台剛在5月初啟動,該平台除了現貨白銀交易外,還具備結算機制、現貨交收和國際流通現金交割,為亞洲區首個結合4個功能的現貨白銀交易平台。
人幣計價產品遲遲未推
另一方面,本港致力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商交所原本計劃於去年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期貨產品,但因技術問題至今仍未推出。相反金銀業貿易場早在2011年推出「人民幣公斤條黃金」,為全球首個人民幣離岸黃金產品,可讓外國或本地金商進行套戥賺取差價,同時亦可透過槓桿買賣人民幣獲利。據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早前透露,「人民幣公斤條黃金」日均成交額為50億至60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港交所亦銳意進軍商品期貨,該所在去年以167億元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港交所主席周松崗日前表示,港交所已著手降低LME入場門檻,期望吸納更多內地及本港的機構成LME會員,甚至引入一般散戶也可買賣的小型合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