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點滴:老 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飲水思源。 網上圖片

王 淼

 古城裡曾經有過許許多多的老井,這些老井或在鬧市,或在街角,井口或方,或圓,不僅形狀各異,而且大小不一。經過歲月的積澱,那些嵌在老井邊的石頭,已然被打磨得光鑒照人,還有很多,甚至留下了被井繩磨出的、密密麻麻的深深印痕。

 在我的童年時代,古城裡尚沒有壓水井和拉水井,當然更談不上有自來水了。一般家庭用水的來源,一是自己去甜水井挑水,二是靠水挑子和木水車送水。去甜水井挑水,首先需要自備水桶、井繩、木挑子等一應工具,而挑水既是一件體力活,又是一件技術活,前者需要具備一定的膂力,後者則需要掌握前後水桶的平衡,尤其使用井繩翻桶取水的技巧,更是讓一般的生手望而卻步,倘若一不留神,水桶掉進井內,打撈起來就非常麻煩。所以,儘管我家的生活條件一般,但唯一的勞力只有爸爸一人,而他又沒有多少空閒的時間可以去挑水,只能選擇花錢僱人送水吃用,除非萬不得已,也就不會輕易考驗爸爸挑水的技術了。

 我家配有兩隻很大的水缸,一隻存甜水,日常食用;一隻存苦水,日常刷洗。這兩隻水缸都放在廚房裡,我和姐姐、妹妹常常在那裡,輪流幫著奶奶拉風箱。而古城裡的水挑子也同樣分為兩種,一種是專挑甜水的「甜水挑」,一種是專挑苦水的「苦水挑」。「甜水挑」好像是五分錢一挑,「苦水挑」減半,價錢介於二分與三分之間。這些送水者基本上都是靠苦力吃飯的平民階層,稍微高級一點的,也不過是配備一輛用來拉水的木水車。這種木水車可謂水挑子的升級版,一次能夠拉夠多家多戶的用水,可以節省很多勞動力,但即便是區區一輛木水車,也並不是所有的送水者都能夠配備。送水者生活的困頓,由此可見一斑。

 據說古城曾經有兩口時間長達數百年的古井,它們取了兩個充滿古意的名字:西潭,寒泉——前者位於西門外的堤口處,後者位於南關呂仙堂附近的「仙人橋」畔,均是古城著名的甜水井。到我的童年時代,這兩口古井早已不存在了,我個人比較熟悉的,一個是位於張家牌坊旁邊的那口老井,另一個是井道街的那口老井。它們都與我童年的記憶密切相關,張家牌坊旁邊的那口老井,與我家老宅近在咫尺,我常常在那裡看鄉鄰們汲水、閒話;而井道街的那口老井,則就在我最要好的同學家附近,每次經過那裡,我也總能看見同學的媽媽在那裡汲水、浣衣。它們構成了我童年生活的溫馨畫面。

 不知什麼時候,古城裡的老井,似乎一夜之間消失殆盡。連同老井一同消失的,還有那些栽種在井邊的,有著數十、乃至近百年樹齡的梧桐樹和槐花樹——直到某天,我在春夜裡行走,卻再也看不到井邊的男人和女人,再也聞不到梧桐花和洋槐花的香味了,我才真正意識到這一點。作家王開嶺曾經說過:「有了井,家才有據點,生命才有了地址。」「井,代替江河,聚攏著人氣和城鄉繁榮;井之多寡,決定了社會容積和人丁數量。」那麼,消失了井的社會呢?家,是否還有據點?生命,是否還有地址?我無法想像,也不敢想像。

 這個時代,多的是落井下石,缺的是飲水思源。

相關新聞
傳承工寫結合技法 齊派第三代齊育文 貼近自然予畫生命力 (圖)
創作對談:藝展的新方式與突破 (圖)
首屆香港亞洲藝術週明日揭幕 (圖)
HONG KONG EYE當代藝術展
歷史與空間:山水精神與中國莊園文化的時空對接 (圖)
生活點滴:老 井 (圖)
豆棚閒話:李瑞環的「看法和說法」
亦有可聞:蓄鳥於樊中 (圖)
來鴻:全球性的「文獎」
畫中有話 (圖)
百家廊:台北地鐵的「人性化」 (圖)
琴台客聚:楊國雄的報業研究 (圖)
翠袖乾坤:貪慕虛榮
海闊天空:活的展覽品 (圖)
生活語絲:五一假日記事
思旋天地:簡政放權
淑梅足跡:轉苦為樂 慈悲為懷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