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科大結合工程與醫學兩個領域,開發4個全球首創的中風微創治療技術。前排左二至四:袁銘輝、林銓振及郭正光。 劉景熙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景熙)針對目前中風治療技術各有弊處,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結合工程與醫學領域,開發4項新式中風微創治療技術,以減少治療風險與副作用,亦可降低成本。其中針對血塊阻塞血管所致的缺血性中風問題,團隊研發「電熱血栓清除裝置」,有別傳統金屬網架而改以電熱金屬線「熱熔」形式把血塊拉出,大幅降低血管破損風險,進一步保障病人安全。現時4個技術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最快數年後可投入市場應用。
項目獲郭少明伉儷捐500萬
香港每年有逾2.6萬人因中風而入院,情況令人關注。為進一步研究中風對患者影響及治療方法,科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部客席教授郭正光、機械工程學系系主任袁銘輝及副教授林銓振,聯同多名博士生組成團隊,在2011年中啟動研究,將工程技術醫療引入研究中。此項目早前獲莎莎集團主席郭少明伉儷捐贈500萬元,昨舉行捐贈儀式。
現時中風主要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兩類。前者由血管被血塊栓塞引起,後者是因為患者血管出現動脈瘤並破裂而導致。今次科大開發的4個技術,全用於微創手術,醫生只要於患者大腿開一個小洞,再把手術用的各種微型儀器,伸進患者體內施行手術。
當中「電熱血栓清除裝置」和「焦點血塊溶解裝置」都是針對缺血性中風而開發。前者能有效減低血管破損風險,郭正光表示:「現時普遍做法,是手術導管進入患者體內後,醫生會用金屬網架『捕捉』引起栓塞的血塊,再把它吸出來,但過程中網架或因摩擦而令血管內壁破損;新的裝置改用通電金屬線,插進血塊中加熱,血塊稍熔後黏貼在金屬線上,再整塊吸出來,大大減少血管破損機會。」
研「生物分解線圈」免結焦
至於「焦點血塊溶解裝置」,是手術導管「穿過」血塊後,會伸出扇狀人工製絨毛把血塊「固定」,防止流走,同時形成密封空間;導管其後可釋放溶血藥,裝置再啟動循環旋轉系統,令溶血藥在密封空間內不斷循環,需時約11分鐘便溶解血塊,遠比現時溶血藥一般要1小時快。
而關於出血性中風方面,現時當動脈瘤破裂,醫生多用白金線圈堵塞傷口,但由於白金不是人體細胞,患者或以後要長期服藥,阻止血液在線圈結焦,而白金雖可助埋口但亦殘留在動脈瘤位置,該瘤難以消失有復發風險,所以團隊研發的「生物分解線圈」,改用可自然溶解的物質,避免以上問題。另一項的「高密度金屬擾流裝置」,就可以封住血管與動脈瘤之間的聯繫,截斷動脈瘤的血液供應,從而令它自然「枯死」。
最終商品化可平現貨一半
林銓振則表示,相比起市面上醫療產品,以上各技術因在香港開發,責任保險費用較低之餘,也可減少中間批發、零售等成本,若最終能商品化,各售價可望比現有同類產品低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