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讀書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評:村上龍的繭居族小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作者:村上龍

譯者:鄭納無

出版:大田

定價:新台幣250元

 踏入零零年代,或許因為已經有一定的時間距離,不少人開始整理及分析八十年代以來的日本文壇狀況。其中較為突出及常見的一種論調,就是把村上春樹及村上龍對舉並論,因此而成的評論也屢見不鮮。不過由衷而言,我一直覺得兩人屬不同層次的作家,尤其村上龍小說蕪雜不純,優劣的起伏程度甚大,而且往往自我意識膨脹至令人難耐的地步。相對而言,我認為村上龍針對社會現實問題而發的小說,配合大量的調查訪談後完成的作品,一般來說耐讀程度較高。

對繭居族的關注

 循此角度,我們可以發覺村上龍對日本社會所面對的繭居族困局,一直有長期及貫徹的注視。在名為〈科技與日本社會〉(2000)的文章中,他正面提出個人對繭居族問題的思考。村上龍認為繭居族出現的背景,是日本經濟的驚異增長及科技的進步,首先雙親若然沒有經濟上的餘裕,子女根本就不可能有條件成為繭居族。更重要的,是父母不僅提供飲食居所上的支援,甚至連一切的科技器材——由電腦至手電等均一應俱全,繭居族才得以在自我封閉的環境中繼續若無其事地安然生活下去。

 而他指出,除了在微觀上要有各方組織協作對繭居族提供援助外,更重要是日本人要在意識上有所覺醒。那就是日本必須要明白太平洋戰爭、戰後復興期以及高度經濟成長期等等,一切均已全然過去,大家要面對現實。全數國民已不會為國家而定出甚麼的宏大目標,彼此一定會轉移至設定個人目標的社會範式上去。倘若以上的轉變得不到正視,大家就會被龐大的科技資訊波浪所吞噬淹沒,而日本社會亦會陷入深度的迷惘中。

 村上龍之後便以《共生蟲》(2000)及《最後家族》(2001)作為對繭居族的小說回應。《共生蟲》的構思較為宏大,以繭居族的少年上原為主角,透過他來展現對社會的復仇物語。他代表看不到未來的新一代,於是在網路上尋找到超現實的信仰寄託,而且更逐步以暴力去進行他的個人戰爭——把家人甚至網路上挑釁他的人殺害。不過日本的繭居族專家齋籐環則對《共生蟲》甚有保留,他認為此乃時代反映的產物而已,簡言之就是當中呈現的不過為「大眾媒體所反映的時代」,而沒有把繭居族的現實面貌加以精準刻劃。齋籐環甚至認為《共生蟲》只會令公眾對繭居族產生更大的誤解,因為小說的關鍵詞不過環繞「網路」、「繭居族」及「犯罪」三者,這一個組合正是繭居族問題在日本社會曝光且獲廣泛報道的初期,傳媒建構塑造出來的典型誤解梗式。換句話說,從正面的角度去思考是村上龍在幫倒忙,從負面角度去理解則得到他不過在趁火打劫而已。

《最後家族》的修正

 不過僅時隔一年,不知村上龍是否感受到四方批評的壓力,於是迅即地以《最後家族》來回應,小說更同時拍成電視劇播放。今次齋籐環仍然有針對小說角色設定發出異議,他認為主角秀樹作為一名繭居族,基本上不應以喜歡以望遠鏡來偷窺鄰居來作為行為習尚特徵,因為從精神科醫生的角度出發,繭居族大抵不愛偷窺外界,此舉代表有機會受外界反過來左右自己的生活,而自己的繭居隱私也可能從而暴露。不過即若如此,齋籐環仍是以「嚴密的真實及極度寂寞的希望」來為《最後家族》加以解說。他留意到與其把小說鎖定局限在繭居族的角度審視,不如細察小說中內山家表面上各自離散的崩壞過程,或許是人生釋放以及家族再造的重生契機(父親秀吉被企業開除後,輾轉最後決定開咖啡店來迎接下半生;母親昭子遇上第二春,選擇與丈夫暫時分開且重投社會工作以思考人生;秀樹在企圖拯救隔鄰遭家暴的女性不成後,走出繭居攻讀法律;妹妹知美和情人往意大利遠走高飛)。我認為村上龍的確增加了現實實感,可是小說技法上仍見冗長及乏力(想在每一章用四名家族成員的觀點各自去把同一件事,以自身角度去敘述以見對照細節,但囿於呈現出來的面貌看不到深入的人性差異探索,變成形式化的累贅文本遊戲)。小說最值得深思及讚許的地方,是借律師田崎口中對秀樹加以當頭棒喝——想拯救受害人其實是配偶暴力的第一步,想拯救的思維模式因為沒有把對方看成為平等的人,所以很容易觸發暴力收場。所以內山家的瓦解,其實正是還原基本步,把大家視為平等個體的重設出發點。

 此所以《最後家族》大抵是收集各方專家的意見,然後完成的繭居族小說,事實上後記也交代了大量的資料搜集過程,那當然可以修正了齋籐環所批評《共生蟲》的閉門造車流弊。不過反過來又成為了一種主題先行的小說創作,至於那是否屬你杯茶,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文:湯禎兆

相關新聞
蘇偉貞 那些日子裡的書與人 (2013-05-27) (圖)
書評:村上龍的繭居族小說 (2013-05-27) (圖)
書介:中韓文化談 (2013-05-27) (圖)
書介:井上有一:書法是萬人的藝術 (2013-05-27) (圖)
書介:西方文明的4個黑盒子 (2013-05-27) (圖)
書介:鄒氏女 (2013-05-27) (圖)
書介:Finding Your Element (2013-05-27) (圖)
徵稿啟事 (2013-05-27)
恍如雞零狗碎 卻足以發掘愛 (2013-05-20) (圖)
書介:大亨小傳(電影書封版) (2013-05-20) (圖)
書介:眾聲喧嘩 (2013-05-20) (圖)
書介:躁動的帝國:從乾隆到鄧小平的中國與世界 (2013-05-20) (圖)
書介:洪荒三疊 (2013-05-20) (圖)
書介:印度,去十次都不夠 (2013-05-20) (圖)
書評:《一號命令》:在空洞中尋找真實的存在 (2013-05-20) (圖)
徵稿啟事 (2013-05-20)
我吻了海豚 (2013-05-13) (圖)
書評:讀一本書為了去巴黎—《巴黎燒了嗎?》 (2013-05-13) (圖)
書介:黑蟲 (2013-05-13) (圖)
書介:我的母親手記 (2013-05-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讀書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