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在通識學習中經常接觸不同概念,溫習時也投放不少時間及努力,藉此希望增加對概念的認識。下文想討論運用概念時應注意的地方。
概念定義很易在書中找到,但要留意的是,可能要在一些特定情景下才可使用。舉例「物質主義」一詞,很多時會在青少年「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單元中找到,意指青少年人不只滿足眼前所擁有的東西,更想購買更高價值的物質,常見情況是對名牌的追求。但若把情景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便要小心使用,如身為一家之主的父親因工作需要而未能出席傳統節慶中的家庭活動,如團年飯、冬至飯等,那麼這是否能簡單地歸納為父親因物質主義的驅使而放棄一些家庭生活中極重要的場合?答案明顯是「不是」的。
若簡單地用一些概念來解釋現象,這樣便容易陷入過度推論的情況,即太簡單地把概念及現象聯繫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同學大多誤以為在解釋現象時加入概念,會令解說變得更有效,忽略整體的合理性,尤其是概念本身的獨特性。說到這裡,相信很少人認同父親因「物質主義」而不出席重要家庭活動,反而會用另一些角度來解釋,如工作需要、角色定型等。較合理的解釋如下:
父親的家庭角色大多是一家之主,同時也是經濟支柱,所以很多時需要兼顧家庭與工作的需要,但這也令兩者之間出現衝突。以團年飯為例,父親因工作需要而未能與家人團聚,並不代表他不重視家庭生活,反而因其家庭角色是經濟支柱,在家庭和經濟兩者衝突中,唯有在家庭生活上作出讓步、取捨。
符合特定情境 勿大包圍
上述解說包含一些在不同單元都適用的概念,如衝突、取捨,當然也有一些在特有情景下適用的概念,如工作、家庭。綜合而言,作出解說及推論時,需注意概念與情景間的合理性,不要因為推論需有概念而隨意運用,這不但未能顯示懂得運用概念,反而暴露理解不足的弱點。 ■盧世威 勞工子弟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