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國際熱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金融時報》:更改歷史無助振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03]     我要評論

 安倍晉三近期動作多多,分析普遍認為若執政自民黨能勝出7月參議院選舉,他更可在內政外交隻手遮天。安倍急於在各方面重振日本聲威,但其貨幣政策帶來「以鄰為壑」的憂慮,意圖改寫歷史又不斷得罪中韓,令日本前途蒙上陰影。

 安倍不理黨內反對,更不惜冒犯日本米農等傳統支持者,堅持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這除了出於經濟及貿易考量,一定程度上也與地緣政治有關:透過加入一個不包括中國的龐大經濟集團,日本將可取得中方不具備的經濟優勢。

 安倍經濟學「三管齊下」雖帶動出口、推升消費者信心及支出,但存在一定風險。日圓貶值過快令進口物價上升,可能抵銷出口改善的好處,最近日股急挫,亦反映安倍政策變幻莫測。

 安倍希望修憲讓自衛隊變成「自衛軍」,又爭取行使集體自衛權,意味他不但希望日本在經濟上重登高峰,亦希望日本成為「完整」的國家,擺脫戰後的不堪。可是,安倍鼓吹的愛國主義及民族精神卻帶著致命缺點:意圖改寫歷史。

美提高警覺 防日挑釁中國

 迴避戰時日軍在中韓的暴行、閣員拜鬼及不肯正視慰安婦問題等,均反映日本無意正視歷史。結果不但中韓震怒,美國亦提高警覺,擔心日本躲在《日美安保條約》的擋箭牌後挑釁中國,為中美關係增添不穩定因素。 ■英國《金融時報》

相關新聞
安倍經濟學背後真相 假正經真修憲 (2013-06-03) (圖)
筆走波瀾:數字中的魔鬼—96號 (2013-06-03)
話你知:「和平憲法」是保守派眼中釘 (2013-06-03)
死抱新民族自由主義 只會墮深淵 (2013-06-03)
華學者:安倍令中日關係難現轉機 (2013-06-03)
《金融時報》:更改歷史無助振興 (2013-06-03)
競爭力褪色 香港金變銅 (2013-05-31) (圖)
示威頻發無凝聚力 歐洲緊縮窒礙增長 (2013-05-31)
經濟太過倚重出口 亞洲未達自給自足 (2013-05-31)
政策混亂嚇退外資 印競爭力遜菲律賓 (2013-05-31)
2013年世界競爭力排行榜 (部分) (2013-05-31) (圖)
各地4大項排名 (部分) (2013-05-31) (圖)
日本沉沒 (2013-05-27) (圖)
筆走波瀾:安倍馬車駛向黃昏 (2013-05-27)
話你知:政府私企關係密切 化身「日本公司」 (2013-05-27)
家電:電子業老化 創意慢市場觸覺欠奉 (2013-05-27) (圖)
死攬過氣商品咎由自取 (2013-05-27)
汽車:中型房車市場優勢流失 (2013-05-27)
時尚服飾:UNIQLO社長:不革新即死 (2013-05-27) (圖)
港學者:企業結構阻創新 改善中日關係振外需 (2013-05-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熱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