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黎銳青(左)代表武漢分行向當地中小學捐款10萬元,受益學生逾百名。
黎銳青是在2011年8月份最熱的時候來到武漢,一下飛機就感受到武漢襲人的熱浪。然而,比高溫更加讓他頭疼的,是武漢的空氣質量。在他眼中,武漢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地,四處都在建設,修地鐵,修辦公樓,修酒店,修商場。不僅市中心如此,遠到黃陂、江夏這些遠郊城區都在高速地建設、發展,大規模高頻率的工程建設是整個武漢的特徵。
「工地式」的武漢卻也展示了武漢最令黎銳青欣賞的部分—不斷發展的精神。無論是政府還是商家,黎銳青從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身上都能讀到一個共同的「武漢夢」—「他們都有這樣的心,相信武漢未來會發展得更好,對武漢有個美好的期待。」
多領域發展速 銀行業滿機遇
在黎銳青看來,現在武漢的發展不僅僅只在工業,金融、第三產業及高新科技等多個領域都有著突出表現。武漢發展的提速,對銀行業來說更是充滿著無限的機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黎銳青看到了東亞武漢分行在當地更快發展下去的機遇。
集地人優勢 定位勿盲仿
如今,武漢已高調提出要打造中部地區的金融中心。對此,黎銳青表示,武漢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定位需要清晰,不能盲目效仿。
黎銳青分析,從地理上看,武漢是個很適合做生意的地方。以武漢為中心,坐飛機1.5小時之內可達上海、廣州及深圳,2小時之內可抵北京、成都,3小時之內涵蓋中國版圖內的所有地方。不僅如此,高校雲集的武漢還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大量的CBD和商業區也都在建設中。武漢如果要建中部金融中心,不是走華爾街模式,也不是跟上海、香港去比較,而是在於利用好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同時,金融中心也需要有很多產業作支撐,而武漢要建中部金融中心,硬件不缺,人才不缺,缺的正是政策。「在中國,哪裡拿到好的政策,哪裡就有發展,武漢一定要積極向國家爭取一些『華中』的名號和有關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