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物理與數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中守恆定律與玻爾茲曼方程就是其中的例子。城大數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楊彤,就是憑相關的「守恆律組和玻爾茲曼方程的一些數學理論」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他早年曾與另一學者劉太平共同創立「劉楊泛涵」,圓滿解答守恆定律下的方程組「解」的穩定性問題後,他再成功拆解定律與玻爾茲曼方程的關係,終構思到利用「分解」法取代以往的「展開」法,為嚴格證明玻氏方程於流體動力學「極限」問題開闢新路向。
「劉楊泛涵」解答穩定性
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意思是從物理學角度出發,在孤立物理系統上,物質隨著系統的演進而變化,其最終的動量、質量和能量的總和不會改變。該定律屬大量科學問題的基礎,可廣泛應用於研究氣體運動、流體運動、電場影響及相關系統。
守恆定律下的方程組考慮「解」在甚麼空間下存在,一直是數學領域關注的問題,其困難在於初始數據產生突然變化(奇性),令分析過程出現困難。在1965年,美國數學家James Glimm成功證明「解」的「存在性」,在這基礎上,楊彤與史丹福大學數學系榮休教授劉太平合作,進一步研究「解」在甚麼框架上保持「穩定性」,通過5年時間,終創立以二人姓氏命名的「劉楊泛涵」,確立最適切的「適定性」數學理論,圓滿解答穩定性的問題。
「分解」法了解「微觀」「宏觀」變化
就守恆定律與玻爾茲曼方程的相關性,楊彤接受解釋,氣體與流體需要從可測量到的「宏觀」角度去看,因為若從個別粒子講起,由於每顆獨立的粒子太細,難追蹤他們在每一既定空間各自的變化。1872年,統計物理學家玻爾茲曼從統計物理角度出發,改為研究粒子分布,即追蹤粒子隨時變化間的改變,終發展出介於「宏觀」與「微觀」之間的玻爾茲曼方程。
而當中重要的「參數」,描述一顆粒子與另一粒子互相碰撞前的平均距離。參數可大可小,視乎粒子在一既定密閉空間的密度,假設一間房有10粒流動粒子,該「參數」無限大,粒子可能要「永恆」先撞到,該情況在現實上不會出現;相反,流動粒子「參數」近乎零時,即粒子與粒子間接近零距離,描述的現象愈「宏觀」。有別與以往慣用「展開」的方法,楊彤從另一角度入手,以「分解」直接了解「微觀」和「宏觀」量的變化,在某種意義上,為嚴格證明玻氏方程流體動力學「極限」問題開創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