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丁力認為,珠三角未來五年將面臨嚴峻的產業空洞化挑戰。李昌鴻 攝
中國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靠的是製造業。目前內地人工成本高升、勞工荒、人民幣持續升值和融資難等不利影響,製造企業生存環境日益惡化。專家建議,國家應該在稅收、就業、人才、融資等多種手法設法幫助企業紓困。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競爭力中心主任丁力認為,國家如果繼續過分倚重土地財政政策,未來將大幅推高企業人工和租金成本,進一步壓縮企業的生存空間。他建議,國家應該在稅收方面向製造業傾斜,對中高級技術人才實行個人所得稅減免,對技術創新和帶動大量就業的企業予以稅收優惠,從而幫助吸引和留住製造業人才。
深圳企業缺水6千億
據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深圳市50萬中小微企業,其融資缺口約為6,000億元人民幣,若再加上東莞、惠州、廣州等地,整個珠三角中小企業融資缺口至少逾萬億元。
丁力提出,商業銀行以「利益」為企業放貸,故此許多中小企業得不到貸款,國家宜通過政策優惠,設立扶持基金,對其進行及時適當支持。此外,他還建議,為應對勞工荒,國家要在技術和資金等方面助企業加強升級和自動化。至於人民幣升值應該放緩,給予企業穩定的預期,並通過金融機構幫助企業規避人民幣升值的匯率風險。
「世界工廠」或5年失去
日本大和證券發表研報認為,隨著東南亞國家加速發展,中國未來5年到10年將失去「世界工廠」地位。中國對此應該有所警醒,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抑制成本過快的上漲,大力扶持製造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