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楚洳以「相中畫」方式,表達對社會和國家的關注。香港文匯報記者陳嘉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嘉洛)年輕人表達意見不一定要遊行示威,透過攝影和繪畫可能更容易吸引大眾目光。香港「90後」藝術工作者李楚洳(Samantha Li),即以「P on P」(相中畫)創作手法,糅合攝影和油畫藝術,表達對社會的看法。為慶祝香港回歸16周年而舉辦的「中國情.中國夢」展覽,李楚洳獲大會邀請,以「中國夢」為題創作「相中畫」,把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以遊戲棋手法串連起來,既具備年輕人的創意,亦反映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
董建華張曉明宋哲明日主禮
「中國情.中國夢」盛大展覽,昨日起至26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全館隆重展出,首天已有逾600人入場。開幕式和酒會明日正午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宋哲、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原全國人大常委曾憲梓將出席主禮。全港各大社團領袖及知名人士逾千人亦將出席。
歷代發展史 遊戲棋貫串
剛畢業於香港大學藝術系的李楚洳,獲邀參與是次展覽。她自小醉心攝影和繪畫,擅長把鏡頭攝下來的「現實」影像善用電腦技術處理,再配上油畫的抽象、寫實等手法描繪,創作一系列風格獨特的「P on P」。是次獲邀創作,Samantha立刻想到以童年玩意「蛇梯棋」(Snakes and Ladders)貫穿中國歷代發展史─從周口店北京猿人到近日熱議的「中國夢」,均以藝術手法包含其中:「今次作品跟過去最大分別是,部分相片並非自己拍攝。因為我想透過一些歷史照片,帶出中國歷史的起源和轉變。整幅畫分為29格,由於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故以龍代蛇。玩蛇梯棋、擲骰子,其實都是為了前往同一終點,故作品最後一格是一個夢想。我沒刻意說明這是繁榮或是甚麼,因為我們的夢想,是由我們所有人畫出來。」
Samantha憶述指,這幅「相中畫」是展覽開始前一晚才趕工完畢,也是她花最長時間創作的畫作。問到哪一格相中畫令她感受最深,Samantha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1997年香港回歸!始終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雖然那年我只得7歲。」Samantha作品曾先後在香港大會堂等地展出,曾有觀眾留言替她打氣:「我在巴黎羅浮宮看了半句鐘也看不明白,但我看了你的展覽兩小時!」讚賞固然令人高興,但當面對批評,會如何應對?「有批評更好!我寧願聽聽批評意見,這會讓我思考更多,從而創作更好的作品。」李楚洳是「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首批培養出來的年輕藝術工作者,10月底將應邀到法國羅浮宮舉行個人作品展。
「中國情.中國夢」展覽,於本月20日至26日在中央圖書館舉行,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