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梯田、農夫、耕牛,構成一幅極美的原生態耕作圖。
——黃平10萬畝石坎梯田耕作數百年保存完整
在貴州黔東南州的黃平縣,有大約10萬畝保存完整仍然耕種的古代石坎梯田群。這些苗族人世代賴於生存的梯田,低起河谷、高入雲端,接坡連梁、氣勢磅礡、規模宏大。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其引水排水有序,明溝暗渠相連,人畜步道相通,是先民們成功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歷史見證,同時又是先民們在土地開發、水土保持、生態維護和耕地管理等方面的智慧結晶。國家水利部亦專門派駐考察組進駐黃平,希望從苗族先人的石坎梯田中,學習保持水土治理坡地的有效經驗。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虎靜 黃平報道
黃平,因「地平掘土為黃」得名。但是,只要到過此地的人都知道,地處貴州苗疆腹地的黃平,其實並不平坦,平坦的也僅是山間溪流沖積而成的一片片壩子。 黔東南州志辦副主任吳壽昌是黃平人,內心深處從未離開過土地。作為一位苗族學者,向外界推介家鄉漫山遍野的古梯田群,成了他工作的重要部分。
梯田錯落有致 山腳盤至山頂
2012年4月,由國家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劉震司長牽頭的考察組進駐黃平,經過數天的調研,考察組認為,這些由巨大石塊砌成的古梯田群,不但規模宏大,而且年代久遠,在國內外都非常罕見。「參與考察的水利專家甚至斷言,這種就地而立、引水排水有序、明溝暗道暢通、人畜步道兼備的石砌梯田,與世界文化遺產—菲律賓科爾迪萊拉梯田相比毫不遜色。」吳壽昌說。
梯田在國內非常廣泛,特別是西部地區更為普遍,雲南元陽哈尼梯田早前已成功申遺。相比較國內其他知名梯田,黃平梯田群為何得到水利部專家的高度評價?帶著種種謎團,記者走進梯田最為集中的黃平重興鄉,一探究竟。
在重興鄉,滿目蒼翠的陡峭山坡上,一級一級由巨大石塊砌成的梯田,從山腳錯落有致地一直盤繞至山頂,如等高線般包圍了整個大山。採訪時恰遇當地的插秧季,一片片水波盈盈的梯田上,耕牛拖著犁杖穿行其間,農家漢子吆喝著號子,一片繁忙的耕作景象。
同行的重興鄉官員告訴記者,黃平大約有10萬餘畝的梯田群,據考證近的距今已有三五百年,遠的則達上千年歷史。更為奇特的是,這些梯田幾乎全都是由石塊砌成。其中,石坎多為3米至7米,最高的則達10餘米。
貴州雖然雨水充沛,但是天然發育完整的喀斯特地貌,造成地表存不住雨水,再加之水利工程性的欠缺,農業生產基本靠天吃飯,並經常遭受旱災威脅。讓外界不可思議的是,耕種這些古梯田的村民們,幾乎從來沒受到乾旱的威脅。這些梯田之所以能保得一方豐收,在排洪、蓄水等功能上有何奧秘?
工程設計講究 引水排水有序
吳壽昌長期考察中發現,古石坎梯田在工程設計十分講究,其中,為最大限度地保護梯田免受洪水威脅,石坎所用石材盡量碩大。有的整壁用石每塊多在半噸以上,一般用石每塊也在50公斤以上。在蓄水和排洪等功能上,貫穿幾層或十幾層梯田的涵洞和引水口,構成了梯田所特有的「地下排灌系統」。例如,攔截大山中溝谷地帶的梯田石坎一般修築的向裡凹,這樣有效減少了梯田的面積,也抵禦了山洪和泥石流對梯田的衝擊。其餘順著大坡的梯田石坎,則較多修築的往外凸,這樣的設計可以保證梯面的最大化。
吳壽昌還發現,為防止山洪氾濫和及時排除內澇,梯田開墾者事先會在梯田下用石塊砌成涵洞,並在每一級石坎下設計有引水口,然後再將土鋪平形成梯田。如果遇到洪水和泥石流,洪水可經引水口進涵洞再經下一級梯田的引水口,再進其涵洞,層層排下去。用水灌溉時,可就近將引水口的水改道引入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