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黔東南州志辦副主任吳壽昌。
黃平浩大的古石坎梯田工程,如今大多數仍由苗家人耕種,梯田的開墾者是否就是這些苗家人的祖輩?黔東南州志辦副主任吳壽昌認為,這些古石坎梯田的開墾者,主要是苗族等來自於東部水田地區的稻作民族。
吳壽昌說,苗族起源於黃帝時期的「九黎」,在堯舜時期形成「三苗」部落。其中,在距今兩千多年前,較大的一個支系被迫退入湖南洞庭湖和湖北沅江流域,專門從事漁獵和農業生產,那時候苗族就已形成了種植水稻的習慣,所以苗族其實也是稻作民族之一。吳壽昌說,「曾經在湖南湘西苗族聚集區出土的穀倉中,發現了上萬斤已經碳化的稻穀,這也充分說明苗族種植水稻的歷史。」
祖先逃避戰亂 離鄉入黔
唐宋時期,大量苗族先民因戰亂離開了土地肥沃的水田地區,不少被迫遷徙進入貴州黔東南境內且定居下來。為了克隆祖先曾經有過的水田稻作之夢,苗族先輩以愚公移山式的精神掘石砌坎,平土為田,開墾出令世人為之震驚的古石坎梯田。
在明史中,記載有關黔東南梯田的內容為「波耕水媷,盈盈其間」,描述當時的集市貿易則是「日擔負薪柴、米豆、竹木,牽逐牛豕」。吳壽昌認為,這也充分說明隨著梯田的修建,苗族先民較早就結束了早期因遷徙頻繁而迫不得已的游耕方式,轉而進入到了以營建家園為目的的農耕社會。
重興百擔大田 歷兩代人
在走訪重興鄉「重興百擔大田」、翁坪鄉楊家牌「楊家百擔大田」時,記者聽到許多諸如「九個兒,九年修九十九挑田」等開墾梯田的動人故事。四處打聽求證後,「重興百挑大田」的故事也得以明晰。據村裡老人介紹,該梯田距今已有170多年,係潘垢七(德字輩)和其子所修,從開始修建到建成歷經了兩代人,梯田後經德、萬、世、昌、興、家、忠七字輩,由其子孫一直耕種到大生產運動時期。後來,梯田被收歸集體所有,子孫也離開土地,到外縣另謀生路。目前,「百擔大田」由村民吳正國承包耕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