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藍淩志(左)將在9月底接替包立賢任中電總裁及首席執行官。而卸任的包立賢,將會轉到集團主席米高嘉道理的家族私人辦公室任職,並留任中電董事會。 中通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中電(0002)昨公布中期業績,純利37.67億元,按年升12.2%,差過市場預期;每股盈利升7.2%至每股1.49元,派第2期中期息每股0.53元。期內營運盈利38.9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若。香港電力業務盈利上升5.5%至34.17億元,售電量減少1.5%至14,806百萬度。澳洲業務持續經營困難,更轉盈為虧,上半年虧損達4,500萬元,去年同期盈利為2.68億元。印度業務虧損再擴大,上半年虧損增至2.12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900萬元增逾11倍。
澳洲業務轉虧 困難持續
對於澳洲業務由盈轉虧,集團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包立賢表明不滿意,更直言無可能於6個月內轉虧為盈。他指澳洲批發電價受壓令盈利大幅下跌,商品價格下跌和出口需求疲弱亦令工業客戶的用電量下跌,住宅客戶的用電需求又因多採用太陽能光伏系統及節能而減少。
面對多方需求放緩,未來或需要關閉部分發電成本較高的電廠,但他指,早前完成收購的Mount Piper電廠和Wallerawang電廠,將可以比現時更低成本,以及解除售電權協議的運作方式營運,將有利澳洲業務表現。但他估計無可能於半年內將澳洲業務轉虧為盈,但仍對業務有信心,惟需時間才可達預期回報。而市場一直傳出中電或會分拆Energy Australia業務,包立賢指,現時會以扭轉澳洲業務表現為先,以後才考慮分拆事宜,但認為未來一兩年內分拆的可能性不大。
燃煤供應不足 印度勁蝕
印度業務虧損持續擴大,他指,關鍵在於當地Coal India的燃煤供應不足且質素差劣影響,上半年當地電廠可用率僅維持在40%以下水平,影響了電廠的營運,但此為當地整個市場面對的問題,非中電獨有。但期內已爭取額外的燃煤供應,獲當地政府批准於明年5月底前進口1.7百萬噸燃煤,約為所需供應量的三分之一,預料將可增加電廠可用率。
本港電力業務方面,總售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3.8%至 15,426百萬度。期內本地售電量同比減少1.5%至14,806百萬度,主要因住宅客戶售電量下跌6%,以及製造業客戶的售電量下跌2.8%影響,但商業客戶和基建及公共服務客戶的售電量輕微上升。而整體下跌則受第一季的濕度和第二季的溫度均低於去年同期,以及2012年因閏年而多出一日所致。售予內地電量則同比減少38.1%至620百萬度,主要由於集團承諾售予廣東電網公司的電量下降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