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在本港上市的眾多體育用品公司,近年來業績均大幅倒退甚至「見紅」。不少分析認為,雖然這些公司均雄心勃勃企圖轉型求變,但內地經濟的持續放緩,恐會令全行業的復興之路倍加艱難。不過,李寧本人對此卻有不同看法,認為隨著城鎮化的大力推進,內地民眾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未來將有更多人熱衷體育運動,強調「只要做好轉型,反而有更多機會去抓住潛在客戶」。
業績差是自己的問題
對於公司業績和行業的現狀,「體操王子」昨日主動檢討,稱「一方面是由於市場導致,但也不完全是市場的原因」。他指,雖然內地經濟放緩,但城市居民反而因此有更多時間去跑步、打球和游泳,有利於刺激體育用品的銷售量。無論是一線、二線、還是三線城市,隨著家庭收入的增長,市民支付食品以外的消費品的能力正不斷增加,體育運動已成為民眾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因此認為行業表現不佳,「主要是行業自己的問題」。
被問及目標客戶是哪一年齡段群體時,李寧表示,公司的產品結構調整是以「挖掘所有體育用品潛在客戶為目標」,而非以年齡來區分。他強調,「體育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年輕人才有的運動,60歲、70歲的老人一樣可以運動」,因此所有參加運動的人,都是公司的生意對象。
仍睇好體育行業前景
事實上,其他體育用品巨頭對前景也並不悲觀。安踏體育(2020)主席丁世忠本月初表示,內地體育用品市場仍面臨很大挑戰,但相信安踏最壞的時期已過去,有信心成為同行第一間走出谷底的體育用品企業。該公司公布的中期純利按年跌18.7%,至6.26億元(人民幣,下同),雖然業績繼續倒退,但比市場估計的5.24億元為佳;每股基本盈利為0.25元;派中期息19港仙。
此外,該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的訂貨會訂單金額(按批發價值計算),按年錄得高單位數的升幅,亦為自2012年第三季度訂貨會以來首次的訂貨金額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