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全女班,首屈一指的當然是中國第二大地方劇種——越劇。據資料顯示,越劇在早期只有男演員,進入上海發展後因女班演出廣受歡迎,發展為各角色均由女演員扮演的女子越劇。
越劇發源於浙江紹興嵊縣。它最初是當地農民自娛的一種說唱曲調,漸漸登上舞台發展成為戲曲,由農村進入城市。由於他們演的劇目以文戲為主,故而稱為紹興文戲。紹興文戲最初是全男班,直至一九二三年有班主受到京戲髦兒戲班(即由十來歲的小女孩組成的戲班)的啟發,在嵊縣招收十到十五歲的女孩子組織女子科班,訓練數月後,便帶她們到大城市演出,可惜她們缺乏經驗,演藝稚嫩,只得寥寥觀眾。
這班女演員失意回鄉後,得到一些男班的著名演員和樂師的指導,又在曲調上作出調整,使它更適合女性演唱,女子紹興文戲重整旗鼓,在一九二五年再赴上海,終於得到觀眾的接受,之後數年紹興文戲也有男女合班,於是男班、女班、男女班共存,最後是全女班把全男班和男女班淘汰,女子紹興文戲一九三七年在上海正式被名為越劇。
解放後,中央曾倡議和支持男女合演,但經過數十年多方面的嘗試和推動,男女合演始終不成氣候,觀眾喜愛的還是女班。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