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單寧、蔡競文)「烏龍盤」事件之後,光大證券自查報告稱異常交易的發生是由於訂單執行系統存在缺陷所致,預期外的巨量市價委託訂單被直接發送至交易所,將矛頭直接指向了軟件開發商上海銘創軟件公司。由於近80家內地券商都有使用上海銘創的軟件,風傳中證監亦將上海銘創納入調查範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料昨日海通證券也爆出交易系統錯誤,大量客戶無法以合適價格拋售股票。一時間券商軟件系統成為了新的焦點。
據新浪財經消息,其上海站記者前往銘創公司總部採訪,但被拒絕入內,其工作人員稱公司正配合接受證監會調查,目前暫無相關消息對外發佈。目前,上海創銘的網站無法登錄,指是因為例行維護。不過,記者通過「百度快照」,還能夠看到網站主頁,最上部最顯眼的位置,赫然寫著「打造領先市場需求的專業金融資產管理服務平台」。
根據其網站介紹,該軟件具有支持投機交易、套期保值、期現套利、跨期套利、跨品種套利等功能,而「8.16」異常交易事件正是光大證券利用該軟件進行套利操作而產生的失誤。
光大證券總裁徐浩明周日在媒體通氣會上稱,訂單生成系統是光大自主研發,訂單執行系統是向上海銘創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購置。兩個系統同時出錯,導致系統在150秒內沒有執行會自動生成委託。
從銘創軟件的網站上可以了解到,其在內地擁有近80家券商客戶,除了光大證券,還有國金證券、廣發證券、國海證券、高華證券、東方證券、東莞證券、東海證券、大通證券、東吳證券、第一創業證券等一批知名券商。此外,博時基金管理、景順長城基金、大鵬資產管理公司等一眾金融機構也為銘創軟件的客戶。
銘創軟件在回應網易財經的查詢時表示,這件事情正在了解過程中,目前和其他客戶均合作正常。就此,有IT業內人士則對此光證拖軟件商墊背的做法提出了質疑,其向網易財經表示,軟件供應商有強大的研發團隊,有眾多合作客戶,如果系統存在缺陷,軟件供應商則無法在市場上立足,「希望證監會能盡快出調查結果。」
料影響券商日後採購
不過即便如此,業內人士預期該公司的市場份額仍將受到影響,尤其將影響到今後的券商採購。同類金融IT應用軟件提供商概念的恒生電子、金證股份等,受事件影響昨日午後出現了急升。
海通證券爆系統錯誤
禍不單行,昨日A股上海石化及儀征化纖完成股改後復牌,雙雙暴跌逾40%,但海通證券的交易系統懷疑未及時更新,導致大量客戶無法以合適的價格拋售股票,造成大量經濟損失。內地股民昨發帖稱,經客戶大量反映,營業部上報,一直到9點40分才完成更新,但上海石化的股價已從開盤時大幅下挫。由此受影響的客戶表示,營業部及公司從下至上無一人在事前發現,表示極其失望。有股民已經向海通證券提出索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