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球票房超過2.15億美元、成為全球最賣座華語電影的《西遊.降魔篇》劇照。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湯馬斯)過去10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補充協議已簽署了9份,當中香港電影業亦受到重視。曾經輝煌過的港產電影在經歷了一段低谷後,借助CEPA的優惠政策走向了與內地合拍的方向。根據CEPA的內容,香港電影可以從內地融資,香港資本可以控股內地電影院。
據了解,2003年,港產合拍片的內地票房只有2億元(人民幣,下同),而目前,合拍片已佔據內地電影市場的大半份額。2011年,內地18部票房過億的電影中,有10部是兩地合拍片。本港資深電影人黃百鳴曾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自CEPA落實後,內地電影市場逐步開放,為香港電影製作公司帶來無限機遇,迎來香港電影業的另一個春天。
票房總額10年翻逾10倍
他援引數據指出,在2004年實施CEPA前,內地票房不超過10億元,CEPA落實後,2004年底內地票房即增至15億元,2011年大幅攀升至130億元,相信2012年會超過160億元。內地票房總額10年翻了逾10倍,足以證明內地電影市場潛力巨大。
事實上,隨著CEPA帶來一個更加開放的內地電影業市場,內地政策大力推進文化產業,這就為兩地「合拍片」帶來廣闊的發展前景,令合拍片成為雙贏模式。根據CEPA協定,港資合拍片不屬於進口片,可在內地自由發行,因此不受內地的進口影片數目所限制(每年約20部),香港與內地合拍的影片被視為國產影片在內地發行。
與港合拍片增至年均30部
特首梁振英早前出訪紐約時,亦呼籲香港電影業應借助CEPA,加快進軍內地的步伐。他在亞洲電影節香港電影周的開幕酒會上致辭表示,單是去年,內地10大電影票房之中,其中7套是香港與內地共同製作的電影,「不論電影製作人是來自紐約、荷里活、印度『寶萊塢』或是世界各地,都可透過與香港同業合作,憑藉CEPA優惠政策打入內地市場」。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亦曾形容,自2003年簽署CEPA以來,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數目已增至平均每年30部,而且票房成績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