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緬甸當地學生在援建的馬圭省納冒鎮裊傑斌中學裡上課
中緬油氣管道不僅給緬甸帶來了滾滾財源,更給緬甸沿線民眾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條承載中緬兩國人民美好願望的多國合作管道項目,正在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鞏固和加深中緬「胞波」友誼的一座新橋樑、新紐帶。隨著沿線地區配套設施的建設,為緬甸當地帶來了大量就業,改變著緬甸人的生活。
管道建設者七成緬甸人
中石油管道局在中緬油氣管道建設過程中遵循「凡是能在屬地解決的工程分包全部在屬地解決」的原則,先後與30家屬地公司達成分包合同,僱傭緬籍員工超過70%,其中四公司緬籍員工最高時達到83%。管道項目建成後,還將培訓並聘用大量緬籍員工擔任管道管理和運營工作。
一位名叫古貌邁的緬甸工人以前家裡種地,收入不高。到中緬油氣管道工地工作後,每天能拿4500緬幣(1美元約合810緬幣)的工錢。他說:「我正在把工錢攢起來蓋房子,現在學會了操作攪拌機,以後更好找工作了。」
緬籍員工收入倍增
馬圭省仁安羌市緬籍員工吳搜貌表示,在他們所居住的薩功村目前有100多人成為中石油管道局四公司項目部的僱員,還有很多人想參與中緬管道項目建設中來,因為在這裡吃得好、住得好、工資高,中國人很友好。吳薩密貌說:「我們原來都是緬甸油氣公司石油工人,因為沒技術,月工資僅4萬緬幣,如今在四公司仁安羌項目部做門衛,月工資能拿7.5萬緬幣。」
昔日荒島邁入現代社會
在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馬德島上發生了巨大變化。曾經荒蠻的島上,有人騎上了摩托車,有人在試用新裝的電話,有的人家甚至支起了電視接收設備。清澈的自來水、歡快的笑聲、平坦的道路,與從前渾濁的雨水、寂靜的荒島、泥濘的小道,宛若兩個世界,馬德島人正在逐步過上現代生活。
皎漂鎮以前大部分居民以打魚和種地為生,隨著中緬油氣管道的建設,一些人做起生意,鎮上出現了鱗次櫛比的小樓。皎漂島的高中老師梅皎柏認為,來自國外的工程師、科學家為當地發展帶來了新理念,學校的孩子們不僅增加了對外部世界的瞭解。
投入2000萬美元改善民生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和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向緬甸捐款近2000萬美元,用於教育、醫療、衛生和賑災。據不完全統計,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為緬甸援建了45所學校、兩所幼兒園、3家醫院、21個醫療站,為馬德島居民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庫,為若開邦捐贈了1000萬美元,以用於建設輸電線路,期望緩解當地居民用電難的問題。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此前指出,早在項目開工建設之前,管道項目就成立了『社會經濟援助辦公室』」,「管道項目用於從事社會援助的資金並沒有直接交付緬甸有關政府部門。在社會援助開展的整個過程中,管道公司方全程參與並主導」,並許諾「今後,公司還將每年拿出200萬美元繼續開展促進當地社會發展的民生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