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保管道建設工期,員工們午飯就餐於現場(孫亞珂攝)
對於中緬油氣管道的開通,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認為,在當前「全球能源安全鏈」理念的指導下,加強生產國、消費國、石油公司甚至產業鏈各環節的緊密合作十分重要。而基於「四國六方」的中緬天然氣管道工程就是一個典型的旨在通過形成天然氣產業鏈保障能源安全的新嘗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中緬石油管道的開通是兩國能源安全通道多樣化的一個重要步驟。另外,這更加推進了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促進了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往來,使兩者的命運共同體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雙方的共同利益加深了。
提振緬甸經濟
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緬甸問題專家林錫星指出,中緬油氣管道的開通不僅對中國具有戰略意義,對緬甸同樣意義重大。對緬甸這樣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而言,中緬油氣管道不僅可以帶來每年數千萬美元的「過路費」,也能提升緬甸在亞洲的經貿地位。中方也給當地老百姓很多實實在在的好處,讓他們切實感受到了管道開通給他們帶來的並不是危害,而是收穫。
資料顯示,工程建設三年來,超過220個緬甸當地公司參與了項目的建設,除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出資方還投入了近2000萬美元提高當地的教育、醫療以及災難預警的水平。能源專家韓曉平說,這條天然氣管道充分利用了緬甸的伴生資源。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所長李向陽認為,天然氣管道可為緬甸提供更多機會。他說:「因為天然氣是區域化市場,將其壓縮成液體輸送到其他國家費用很高。而緬甸通過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同步建設,我想對該國的經濟拉動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的互聯互通建設也是中緬合作進程的一個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