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建聯建議當局增聘人手,加強大型違規招牌執法。郭兆東 攝
——民記巡查揭發 恐年拆1,600太慢倡增人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已棄置的大型違規招牌若欠缺保養,翻風落雨隨時塌下造成傷亡,其中人口密集區域更是重災區。民建聯早前在深水埗以目測方式,發現300個嚴重生鏽、電線外露及支架殘破的危險招牌,認為當局每年清拆1,600個招牌的速度太慢,建議當局增聘人手及加強執法。亦有居民表示,憂慮業主立案法團購買的第三者保險未能賠足,希望當局可提供更多法律援助。
傳統招牌多以鐵鏈及螺絲釘安裝在大廈外牆,但部分組件日漸殘舊,一旦保養不善,隨時有塌下傷人的可能。民建聯深水埗支部日前實地巡查,分別在石硤尾街、福榮街、鴨寮街、福華街、基隆街及黃竹街,以目測方式發現約300個已損毀及被長時間棄置的大型招牌,當中有部分不但嚴重生鏽,內部光管及電線更已外露,加上支架殘舊,漏電及塌下的危機隨時發生。
持「牌」人懶理 法團無計
民建聯區議員鄭泳舜表示,不少招牌因年代久遠,原業權擁有者早已搬離該區,即使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想將招牌拆卸亦無能為力;同時,近年接獲不少法團投訴,指部分使用中的招牌危害大廈結構,但即使法團已多次向招牌持有人發出清拆信,對方仍是不理不睬,同樣令法團束手無策。
居民憂第三險難賠足盼援助
居於深水埗多年的張伯及麥太均表示,儘管大廈外牆的招牌十分殘舊,早前「打風」時更一度搖搖欲墜,但招牌擁有人仍是愛理不理,即使曾報警求助,但由於不屬警方及消防員的工作範圍,故至今仍未能將有關招牌拆走。其中麥太更直言,憂慮一旦招牌塌下導致人命傷亡,法團為大廈購買的第三者保險將未能全數賠償,希望當局可提供更多法律援助。
鄭泳舜倡收按金作清拆費
鄭泳舜表示,按屋宇署早前所指,全港約有12萬個違規招牌未拆,若以每年只清拆1,600個的進度計算,將無助於保障居民安全,故針對現有的招牌處理方式,向港府提出多項建議,包括以恆常化撥款增聘人手,檢查不合格的招牌並提出檢控;另加強執行招牌法例,敦促相關持有人參與檢核計劃,並同時進行全港性招牌覆核行動,將巡查所得資料歸納用作執法,針對性改善招牌情況。
他又建議,屋宇署日後在批准興建新招牌前,應先確認申請者是否已為招牌購買第三者保險,及已獲所屬業權人或業主立案法團的書面同意,同時參考現有商場做法,先收取按金作日後清拆費用,冀藉此確保招牌可得到應有的保養及善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