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問題難解:香港,下一個「垃圾圍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地球之友帶同千個回收膠樽,要求督導委員會檢討部門協助回收工作欠承擔及協調。 資料圖片

——能源科技與環境+今日香港+全球化

 今年暑假期間,由堆填區擴建所引發的爭議並未因政府的有關議案遭立法會和地方區議會否決而停息。由此可見有關堆填區即將爆滿問題而引起廢物處理的問題更加迫在眉睫。 ■嘉賓作者:鍾文堅 資深通識教育科教師 、中學通識科教學顧問

拿坡里前車可鑑 10萬噸垃圾圍困

 根據環境局的最新預計,現時香港正使用的3個堆填區,最快會在2年至6年之內陸續爆滿;因為以往多年,本地只採用堆填的單一模式處理都市固體廢物。若堆填區爆滿,屆時每日上萬公噸的垃圾將無處可去。若最壞的情況(worst scenario)發生,大家能夠想像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嗎?

 嘗試搜尋和認識近似的歷史事件,有助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和對問題的了解。筆者翻查資料,發現廢物處理已經成為現代都市一個極為頭痛的問題;但有趣的是,相關行業又是一項利潤豐厚的行業。而當中最廣受矚目的可算是意大利的拿坡里(Naples),它的「垃圾圍城」事件,曾經佔據國際版的頭條多時。

 拿坡里位於意大利南部(見圖),其都會區內人口約380萬;它雖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城市,但卻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意大利人曾讚美:「朝至拿坡里,夕死可矣。」可見它曾是意大利人引以為傲的美麗歷史名城;可惜的是,它現時卻被世人冠以「垃圾之城(The City of Trash)」的壞名聲。

垃圾工人罷工 學校變孤島

 「垃圾圍城」事件在2007年的聖誕假前爆發。因為發生的時間是在西方最重要的節日前夕,所以特別受到關注。事件起因是當地垃圾工人進行罷工,由於無人清理垃圾,當地居民被迫將一袋一袋的家居垃圾沿街棄置。隨著日子的推移,問題卻未有任何解決,垃圾卻以每日800噸的速度增加;因此街道很快已經堆滿垃圾,新增的垃圾就被擺放到鄰近的空地、廣場,甚至波及至市郊地區。到2008年1月8日,當局估計街上垃圾已達10萬噸。當時的景象:部分地方的垃圾堆上了民房的二樓,高層的居民直接從陽台將垃圾放上頂部。而當地學校因為被垃圾圍困成為孤島,為學生安全考慮,須於聖誕假後繼續停課。但因為堆積的垃圾腐壞發臭,引發居民上街示威,抗議事件遲遲未能解決,當中部分示威者開始以焚燒垃圾的激烈行動宣洩憤怒,這便是世上第一場由垃圾引爆的城市騷亂事件。

 「垃圾圍城」事件,一直拖延到2008年的7月尾,直到意大利中央政府的介入,出動軍隊開推土機清理垃圾,並向歐盟和鄰國尋求協助,才算把問題壓了下來。

「別在我後園」作祟 國際合作紓困

 為什麼,原本應可以很簡單能解決的問題,最終更演變成為全國性、甚至歐盟之間的一次管治危機呢?又為什麼應可短時間就可解決的事件,竟拖延了超過半年,到最後要出動軍隊,才得以平息呢?

 這次拿坡里的「垃圾圍城」事件,是垃圾危機的典型例子,還是人類城市發展的特殊例子呢?它出現的最壞情況,對本港面對的垃圾危機,有甚麼警示作用嗎?

 有助深入分析事件的網上材料比較難找到,當中尤其缺乏中文素材,但仍可勾勒出大概,找出事件中的幾點值得思考之處。

事出非偶發 背後皆有因

 首先,拿坡里的垃圾問題,並非偶發性的危機,而是有其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政治因素。其實,環顧人類的發展歷史,沒有那件社會危機是偶然地發生的,背後都有其產生的因由。經過歸納可找出3個主要因素。

「別在我家後園」定律

 1.放諸四海皆有效的「別在我家後園(Never in My Backyard)定律」,就是沒有居民可以容忍將厭惡性的垃圾掩埋場放在家居旁邊。當地由於區內的掩埋場設施早已爆滿,又無法將垃圾運到其他區域;所以當危機爆發後,根本就沒有替代方案去作處理。

 回顧本港,反對聲音亦主要來自3個堆填區所在地區的居民。港台和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合作,剛於8月中進行的民意調查,以電話訪問了1,008名市民,搜集了他們對堆填區擴建的意見,得到的主要結果如下:(見表一)

表一:受訪市民對香港堆填區擴建意見

       支持 一半半 反對 不知道

當區居民   44%  14%   32%   9%

非當區居民  59%  14%   16%   10%

整體     57%  14%   19%   10%

 從上表的調查可見,主流民意大都支持擴建3個堆填區,整體有近六成以這項民調的數據來看,似乎推翻了「別在我家後園定律」;但是若從另一角度去分析,當區居民反對堆填區擴建的比率明顯高於全港,而非當區居民的支持率也明顯較高,可見該定律不是全錯。再加上,最受堆填區影響的是在其周邊生活的居民,所以,分區的居民之間也存在差異;故此,要看進一步細分的數據才能看得更清晰。

施政效率低下

 2.拿坡里地方政府的施政「效率低下,更貪污腐化」,居民已經長期積累著憤懣。早於上世紀90年代中,該地區已經設立「垃圾專員辦公室」,專責處理城市垃圾的問題,但多年來問題不單沒能解決,官僚體制更讓問題不斷惡化。

黑手黨政治滲透

 3.當地黑手黨組織卡莫拉 (Camorra)透過政治滲透,盤踞地方議會和政界,進而基本上壟斷了有利可圖的垃圾處理業生意。由於黑金政治、錢權結合的利益群體的勾結,這個利益綜合體就利用一切合法和非法的手段謀取厚利;同時,也會壓搾相關企業和人員的份額,最終把利潤最大化。可以想見,後果必然是當地居民的權益受損,垃圾問題亦日益惡化。

 另外,垃圾問題對拿坡里來說,已是長期痼疾。2007年的「垃圾圍城」事件,只是因為其爆發持續時間較長,影響範圍較廣泛,所以受到全球關注。可以見到,每隔一兩年,當地就會爆發因垃圾引發的危機。直到今天,問題亦未能解決。

 還有,拿坡里當時要處理的垃圾問題,已經超越了地方政府的能力範圍,不單要由中央插手,更需要國際間的合作,才能暫時紓解,解決當年危機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將數以十萬噸垃圾運往鄰近德國東部的處理廠。可想見,世間沒有免費午餐,意大利得向德國方面提供合理報酬。說來巧合,由意大利運往德國處理的垃圾,剛巧挽救德國的垃圾處理廠於破產邊緣;因該廠早前收集的垃圾不足而入不敷支,正面臨倒閉之危。

處理都市垃圾 路漫漫無坦途

拿坡里,曾經是備受鍾愛的歷史名城,因垃圾問題而被世人謔稱為「垃圾之城」,這稱號確屬不光彩。假使有一天,本港也因為沒能處理好都市廢物,爆發又一輪的危機,並被冠上「臭港」的污名,那對香港而言,才是莫大的諷刺和損害。更艱難的是,若要洗刷此污名,如今日的拿坡里,不是一兩天,甚或一兩年的努力便能辦到;這最少得用上10年時間,再加上數倍計的努力,才可做出一點成果。了解此一事件,明白其所提供的警示,無論是民間、環保團體、政黨或政府,只能面對此一迫切的都市廢物處理的問題;要解決問題,只有踏上崎嶇不平的合作之路,捨此別無坦途。

開「武林大會」 邀「群雄」發言

 筆者嘗試大膽建言,應該盡快由政府有關部門和立法會相關委員會擬定日程,召開一次「武林大會」,邀請各政黨和環保團體等的市民代表,務求集合官方和民間的力量,提出各方都能接受的短期的處理方案。然後透過進行定期會議,制訂中長期切實可行的計劃。

最後,建議同學們在建立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前,切記要避免受到大眾傳媒中紛紜的爭論牽著鼻子走;更要對官方和民間的資料作多角度的分析,然後再作個人的判斷;這樣,才可避免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想一想:

1. 你認為拿坡里的垃圾危機,能夠給本港帶來怎樣的啟示?

2. 在拿坡里垃圾危機的個案中,哪些不符本港目前的環境?又有哪些共通點?

3. 暑假前,政府關於堆填區擴建的議案遭否決,你覺得反映了那些主要矛盾?試建議一些解決方案。

4. 你在多大程度上贊同筆者在篇末所提出的建議?

5. 提出一些香港政府可採取的措施,以減少都市廢物,並加以解釋。

延伸閱讀:

1. 港台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堆填區擴建民調》,2013年8月15至21日

2. 環保署網頁統計數字,http://www.epd.gov.hk/epd/tc_chi/resources_pub/envir_info/envir_info.html

3. 環境局,《香港資源循環10年藍圖》,2013年5月

資料速遞站:請即登入http://kansir.net/「Kan Sir通識教室」瀏覽更多參考資料及學習教材。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英擾港務受非議 (2013-09-23)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敘申入禁化武公約 (2013-09-23)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高中生弒師慘劇 (2013-09-23)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持假票遊盧浮宮 (2013-09-23)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日輻射水倒落海 (2013-09-23)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 •龜苓膏造假疑雲 (2013-09-23) (圖)
通識把脈:養成好習慣 5**路不遠 (2013-09-23)
問題難解:香港,下一個「垃圾圍城」? (2013-09-23) (圖)
概念圖:垃圾圍城 (2013-09-23) (圖)
教育核心:人才競爭全球化 培育尖子考功夫 (2013-09-17) (圖)
資料C:內地大學吸引香港尖子入讀措施 (2013-09-17)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日成功申奧喜或悲 (2013-09-16)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郊園發展爭議 (2013-09-16)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月餅銷情慘淡 (2013-09-16)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電巴首出更 (2013-09-16)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中西區「污點」無人理 (2013-09-16)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成癮禍重 (2013-09-16) (圖)
通識把脈:市民訴求多元 需從持份者理解 (2013-09-16)
濫藥難防:狂歡後補鑊 事後丸任買? (2013-09-16) (圖)
表一:2006年至2010年非婚生子女百分比 (2013-09-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