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福善的《景觀圖》紙上墨彩。
10月,一個屬於藝術的月份,除了拍賣行開始拍賣藝術品,同時是典亞藝博及香港第一屆「都會文化十月」藝術節的登場月份。近年,不少藝術品以高價拍出,亦多了人把藝術品當作投資工具。對於投資藝術品,相信不少人不知從何入手。不過對於藝術圈內兩位專家:典亞藝博的籌辦人、創辦人及董事黑國強和聯席主席及董事許劍龍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場考眼光的測試,不單看藝術價值,亦要看市場趨勢,當中「趨勢可以是人為的」。 .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明曄
要入門藝術,原來並不簡單,對中國當代藝術素有研究的許劍龍表示,以畫家常玉為例,他的畫作由以前的幾百萬一幅,短短幾年到今日,已經升至1,000萬元。
許劍龍指,這是台灣幾個專家配合市場做出來的成果,可見市場趨勢可以是人為的。
有歷史意義價值高
許劍龍認為「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投資價值」,當代藝術是歷史文化發展形成的文化產物,要入門就要了解不同作品的特性和市場本身的運作,由當時的經濟、歷史到政治都要了解,大家不妨走慢少少。
黑國強就笑言,這同時是考驗熱誠的地方,「要增加這方面的知識,要做功課,需定期逛畫廊,認識一些同行,當你愈來愈喜歡,才入市考驗自己的眼光和審美能力也未遲」。
珍稀品升值潛力佳
早前曾梵志、岳敏君和趙無極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許劍龍指,這些作品短短幾年升值百倍,其中以1989年至1992年的作品升得最勁。「由於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正處於獨特時代,因此當時衍生出有前瞻或帶批判的作品,就可以在歷史上取得位置」。許劍龍反問:「如果某位作家在2004年還以此為賣點的話,作品的意義還會如當年深遠嗎?」套用上文的公式,相信只有最敏感和最關鍵的作品,才會有更高的投資價值。
除了看藝術品背後的故事外,黑國強認為「珍稀」是另一個判斷藝術品是否具有升值潛力的元素。
許劍龍舉例稱,趙無極的作品或會在他過身後升值,這絕對不出奇。黑國強則指「存世作品是貴精不貴多,只要是大師級,來源有序的,都有升值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