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三中全會前瞻) 「偷步改革」初顯成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排中)昨日在全國工會十六大作經濟形勢報告。新華社

 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為中國打響三十五年來第三輪全面改革的發令槍。實際上,今年3月「兩會」之後,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已「偷步」改革,為三中全會後「習李」大手筆改革做出了先行鋪墊,中國經濟呈現一條從持續放緩到企穩回升的「微笑曲線」,誠如李克強總理昨日在全國工會代表大會做出的「國民經濟穩中向好」的表述。如果將改革之勢比喻為利箭,則平穩回升的中國經濟猶如彎弓。如今,弓如滿月,箭扣弦上,蓄勢待發。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經濟平穩是推進改革的後盾。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裴長洪直言,依靠刺激內外需求,都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會加大財政金融風險,惡化經濟結構,進一步弱化經濟自主增長的動力,「要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視角來探尋經濟發展的新路子。」他認為,今年以來政府一系列應對舉措,都反映了新一屆領導人重視從改革開放、激活經濟內在活力入手的新理念。

揚棄保增長 構「底線區間」

 與過去保增長底線的思路不同,國家主席習近平屢次提出「底線論」。新一屆政府則在此基礎上首次為政府宏觀調控劃出預警線,只要經濟增長、就業、物價等指標處於所謂的「李克強區間」內,經濟總量政策就會保持穩定,政府就會放開手腳調結構、促改革。李克強昨日報告經濟形勢時指出,這個「區間」是通過科學確定的,是合理的,經濟增長、物價水平均處在這個「區間」內。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分析稱,今年穩增長雖再次提速基礎設施投資,如軌道交通、地下管網建設等,但這些領域都是以前的「短板」,且與民生相關;加快發展信息消費、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則是培養新的消費增長點,會改善經濟結構,且不會造成高耗能、高污染。

 由此,以調結構促進穩增長、在改革開放中實現穩增長的多管齊下、齊頭並進的政策思路日漸清晰。第三季度內地GDP增速回升至7.8%,高於中央設定的增長下限;而CPI漲幅2.5%,全年保3.5%通脹上限無憂,為改革贏得空間和時間。

減行政審批 降市場門檻

 在穩增長的同時,中央對改革謀篇布局,更在關鍵領域「偷步」先行,借此將改革之箭打磨得更加鋒利。過去一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十數次在公開場合表態和呼籲「繼續深化改革」;而李克強擔任國務院總理後首次面對公眾就表態:「改革是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大紅利,要用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

 自今年兩會結束至今的7個多月裡,中國改革呈現加速之勢。新一屆中央政府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放開管制、放開准入、放開市場的政策措施,包括先後取消和下放215項行政審批事項,擴大「營改增」稅務試點範圍,取消貸款利率下限,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推進鐵路等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鼓勵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承諾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能源開發、公用事業、服務業等領域放寬市場准入,引導民間投資增長等。

自身「開刀」 還企業活力

 由此這一輪經濟改革思路初露端倪。新一屆中央政府改革首重政府放權,也就是先向自身「開刀」。中央領導人早前已關注到,當下政府成本、金融成本和物流成本已成企業不能承受之重。早前一份由王小魯、樊綱等著名經濟學家完成的摸底調研顯示,三分之一的企業抱怨政府行政管理問題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首要障礙。由此,降低經濟成本,激活企業活力,成為所有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三中全會後的改革將是繼1978年改革開放、1992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的第三輪全面改革,政府改革可能會成為焦點。

相關新聞
上月通脹微跌 顯樓市漸冷卻 (圖)
豆腐廠蒸爐爆炸 1死1危3傷 (圖)
(三中全會前瞻) 「偷步改革」初顯成效 (圖)
最高檢今向人大報告反貪 24年首見 (圖)
王歧山:中鐵建逾8億招待費 監管者簽字背書 (圖)
中俄總理今晤 聚焦能源合作 (圖)
日本安保戰略 以對付中國為主 (圖)
污霾鎖冰城 迎面人不識 (圖)
日災未解 英建核電 (圖)
泰擬明年初徵入境稅 防遊客拖醫藥費
俄自殺式巴士爆炸奪7命 (圖)
美最大驅逐艦將下水 隱密性高直指中國
洩發牌資料 或掀法律爭議 (圖)
曾鈺成:把握契機推普選 原地踏步全港輸 (圖)
內地生「轉基因魚」 助港科技走出去 (圖)
14億瞻養費案 老爺上訴講價 (圖)
84%港人「性地」不足行房難
各界強烈譴責 「佔中」勾結「台獨」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