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內地經濟改革面臨瓶頸,三中全會預料催生第二次改革。圖為習近平年初來到甘肅蘭州五泉菜市場了解蔬菜價格、供應、銷售情況。資料圖片
——經濟改革臨瓶頸 行政改革重中重
30年來靠經濟改革推動其他改革的發展思路,已無法突破改革攻堅期的瓶頸,中國改革內在邏輯的變化,歷史性地把行政改革、政府改革推到了關鍵位置。多方訊息顯示,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成為中國「第二次改革」起步的象徵,而行政體制改革將被賦予更重要作用,為未來深化經濟改革尋找新的持續動力,甚至為大幅推進政治改革奠定基礎。三中全會料將明確部署行政體制改革,包括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遏制政府部門利益,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及加快政府自身改革。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對本報指出,歷次三中全會一般聚焦深化經濟領域的改革問題。過去30多年,中國一直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導展開各項改革,其他改革都是為經濟改革服務。然而近年來卻發現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一些深層次問題的解決也越來越困難,這其中政府似乎越成為社會矛盾的中心。
他認為,這意味著,改革的發展邏輯發生了明顯變化,從以往的經濟改革倒逼其他改革,發展為以行政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作為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的中心結合點進一步推動全面改革。「如果說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是『第一次改革』,那麼現在走到了又一個歷史轉折口,即將舉行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成為『第二次改革』起步的象徵。」
習李吹風行政改革
汪玉凱指,新一屆中央領導履新後,不斷釋放加快行政體制改革的信息,或可視為三中全會的預熱。今年七月,習近平視察武漢,強調政府轉變職能,實現公平正義,要求政府給每個人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和條件,不久前他在印尼峇里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又提到,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難啃的硬骨頭;而李克強則在達沃斯論壇說,新一屆政府開門第一件事,就是大力推行行政體制改革,此外,他還多次召開國務院會議,部署簡政放權、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
汪玉凱認為,不久後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料將對進一步提速行政體制改革做出明確部署,達到「政府職能要轉變、部門利益要遏制、行政審批改革要加快、政府自身改革要到位」的目標,具體來說,或將有三方面內容。
政府職能尋求突破
首先,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李克強內閣履新後,即開展了新一輪的大部制改革。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第七次大的行政體制改革,本輪改革的著力點即突出轉變政府職能這一核心,提出「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以及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的改革目標。這需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如繼續推進大部制改革、省直管縣改革、進一步推進中央向地方,政府向社會、企業、個人放權。
其次,遏制政府部門利益,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新一屆政府不到一年時間裡,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已達221項,但據國務院秘書長楊晶透露,目前中央層面仍有1,500多個行政審批事項,地方政府層面還有1.7萬個。「這些剩下的審批項目都是含金量較高的『難啃的骨頭』,考驗中央決心」。
整飭吏治加大力度
第三, 加快政府自身改革。當前,腐敗蔓延的勢頭並未有效控制,成為改革的最大阻力。下一步需要加大吏治力度,建立嚴厲的官員問責制、財產公示制、改善官員選拔制,大幅降低行政成本,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官員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