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本港金融體系穩健、簡單稅制、低稅率等一向成為吸引外企投資的「殺手鐧」,而內地企業一直有「走出去」的盲點,故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加上無語言障礙等,對內企可說是無縫接軌,一直深得其心。據商務部數據,截至2010年底,內地在港投資設立直接投資企業4,200多家,累計投資淨額1,990.6億美元,佔內地對外投資總額的62.8%,按香港政府統計處數字,截至2011年底,內地於港直接投資存量市值計達3,900億美元,佔所有來源地的36.3%,均反映內企熱衷投資香港。
在港買殼上市趨活躍
其中,近年A股頹勢未止,削弱投資者信心,IPO市場綠燈未開,部分內企唯有走出去,他們通常優先選擇本港市場作試點,尤其是部分融資需求較高的內房企。當中包括榮登今年《福布斯》中國首富的大連萬達集團老闆王健林,正因A股上市遙遙無期,終於今年三月借殼恒力於港上市。而去年A股四大內房包括招商地產及萬科亦先後來港借殼。
除了買殼上市,內企亦喜於本港進行收購。於2009年,內地海通國際控股就成功收購本港最大券商之一的大福證券,其後易名為海通國際(0665),作為海通證券走向國際化的一步。
近年中資銀行來港擴張,亦多通過併購港中小型銀行進行,其中更有招行(3968)以逾三倍市帳率的高價收購永隆銀行,以及昨傳賣盤予越秀集團且已近達成共識階段的創興銀行(1111)等。
兩地緊密關係將加強
但需留意的是,本港以往雖是內地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市場,但今年已出現變化,據早前商務部資料顯示,內地首9個月對港直接投資,按年減少11.7%。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指,隨更多內企直接「走出去」及投資政策及國際化程度提高,包括投資外匯管理的放寬,都令透過本港作中轉的投資減少。但他指,此新變化未見影響內地對本港投資,因隨著內企對港實際投資相關協定實施,雙方更加緊密關係的發展還會繼續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