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建聯調查發現,逾半市民有尋求中醫服務,認為中醫較少副作用。 吳沚芊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吳沚芊) 民建聯於本月中,就市民對本港中醫服務進行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有尋求中醫服務,認為較少副作用,又對治療慢性病有特別幫助;近90%受訪者認為香港中醫服務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普及,逾77%認為需興建公營中醫院,提供住院服務。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表示,本港有200多萬慢性病患者,若能拓展中醫服務,相信可紓緩西醫人手不足的壓力,亦能為本地中醫畢業生拓展出路。
逾77%人指需建公營中醫院
民建聯於本月中的調查,與2009年10月及今年4月所進行的同類型調查結果相若,發現尋求中醫服務的受訪者,一直維持超過50%,反映市民普遍接受中醫,需求穩定。受訪者認為,中醫副作用較少,亦相信中醫的診治理念,又會透過中醫來保健養生。但卻有逾32%的受訪者,不知醫院管理局有公營中醫門診服務,相信政府若能多推廣,並提升中醫服務,會有更多市民選向中醫求診。
調查又發現,有逾61%受訪者表示,患上傷風感冒會選擇西醫,但有逾53%認為,中醫調理身體,固本培元,對治療慢性病有特別幫助,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陳恒鑌補充,現時高血壓及糖尿病患者,估計共有240萬名,若公營醫院開設中醫部,並轉介此類病情穩定的長期病患者接受中醫治療,「西醫為主,中醫為輔」,既能紓緩西醫人手不足的壓力,亦讓市民有更多選擇。
自2009年起至今,認為香港中醫服務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普及的受訪者,維持逾87%,亦有逾80%認為需興建公營中醫院,提供住院服務。而認為政府推動中醫發展,及中西醫結合力度不足,多於74%。陳恒鑌批評,政府4年來未有積極發展中醫業,反而依靠民間及非政府組織提供就業機會予本地中醫畢業生,出路較窄。陳恒鑌表示,期望醫管局新主席梁智仁能推廣中醫業發展,打破西醫獨大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