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展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古寧)儘管上海自貿區更多細則還未出台,着實已備受關注,溫商甚至組團去自貿區註冊,以搶得先機。在走訪過程中,記者也發現,相對熱衷的主要是上海及周邊長三角區域的外貿企業,希望憑借地緣優勢分享更多的機遇及自貿試驗區釋放的紅利。在香港及廣東,除香港銀行外,大多數港企及珠三角企業,儘管都非常關注,但多表示先暫時觀望。
無免稅優惠 吸引力稍遜
目前較積極進駐自貿區的香港企業,主要是金融企業,如滙豐、恒生、東亞等等,相比溫州及上海當地的企業,港企多處在觀望狀態。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表示,上海自貿區主要以金融服務業為主,具體細節未出台,且沒有免稅安排,看不到港商到區內註冊有何好處。他認為,上海自貿區對香港整體而言暫時不會構成威脅,由於香港具有國際視野,亦有較完善的司法制度,短期內內地任何城市均無法代替香港。他亦補充,若香港不思進取,無論是否有自貿區,香港競爭力也會進一步下滑。
港資廠深圳興利尊典傢具公司董事長黃偉業表示,現在工廠在珠三角,如果銷售放在上海的話,也是不便利的,所以暫時還沒有想法,現在還是踏踏實實地做好研發及生產。東莞一家拉線港資企業負責人則告訴記者,長三角同類型產品比珠三角殺價更厲害,這樣的市場狀況,去自貿區競爭也一樣激烈,所以暫時不會考慮這個問題。
工廠在華南 進滬增成本
與港企相似,珠三角企業亦觀望居多,即使是外貿企業亦然。廣東省食品進出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杜緒指出,就上海自貿區的區域位置,估計對長三角的相關企業比較有利。目前廣東也提出申報自貿區,有了這樣的預期之後,去上海的興趣就少了很多。他說,「還有很現實的問題,因為公司的工廠都主要集中在華南,如去上海成立公司,就要增加租金、人力及運輸成本。此外,華南和長三角又屬不同的關區,流程也不同。故此還是先觀望,估計大多數公司都是這樣的心態,相信零星過去應該是有的」。
廣東省外貿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曾瑜亦認為,上海自貿區具體的操作細則還不了解,究竟能對外貿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或者便利,現在也說不清楚。就公司目前來說,暫時還是以觀望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