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鬥地主》博雅互動今招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博雅互動擁有逾3億個累計註冊玩家,分佈100多個國家。圖中為主席張偉,旁為副總裁黃海燕(左)及首席財務官高峻峰(右)。 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近期科網股鑊氣十足,繼之前雲遊(0484)及IGG(8002),手遊及網遊股博雅互動(0434)今起招股都十分搶鏡。博雅擬發行1.8439億股股份,當中4%為舊股,售股股東為上市前投資者紅杉資本,招股價介乎4.55至5.6元,每手1000股,入場費約5,656.45元,集資額8.39-10.33億元。今日起至11月5日招股,11月12日掛牌。

三個遊戲貢獻絕大部分收入

 主打做棋牌類遊戲的博雅,旗下遊戲全為免費,收益純靠付費玩家買遊戲的虛擬物品。據銷售文件指,公司擁有逾3億個累計註冊玩家,分佈100多個國家,但截至今年6月底,累計付費玩家只得180萬人,佔整體註冊玩家約0.6%。對此,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高峻峰指,明年希望可提升比例至1%。若按現時的註冊玩家數計算,即意味明年差不多增加至少120萬付費玩家。

 該公司絕大部分收益來自《德州撲克》系列、《鬥地主》及《蟲蟲特攻隊》三個遊戲,單是《德州撲克》系列已佔上半年收益達89.1%。對於集中發展棋牌類遊戲,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偉認為此定位不會限制公司發展,單在中國已有逾100種棋牌可供開發,且希望推出可集中更多玩家的遊戲,預期旗下棋牌類遊戲壽命周期可達10年以上,未來兩年會推出10個遊戲,包括地方性遊戲,如長沙麻雀等,另公司會運用集資額的30%發展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市場。

未來加大投入移動平台遊戲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急增。張偉指,主要因上半年各大APP平台開放允許平台上直接購買廣告,公司從中可獲取用戶,不用再與平台分成,故公司抓緊機會投入令期內註冊用戶急增,但隨着市場其他開發商都用相同模式發展,公司會下調此方式投資。

 因應近年使用移動設備上網人數急增,公司未來會加大投入資源開發適用於移動設備和平台遊戲,但高峻峰未有透露預期投資額。截至今年6月底,移動遊戲對公司收益佔比由2012年的16.9%,升至30.1%。公司目前有500萬活躍用戶,張偉指,公司在新加坡、內地和香港等地有逾370台伺服器,足夠應付未來增長。

 被問及上半年用者的平均付費(ARPU)明顯下降,他稱因為新推出的鬥地主遊戲欲吸引更多付費用戶,故ARPU沒挖得很深,僅15元人民幣,未來對新推新遊戲時亦可能使用相同手法,都可能令ARPU有輕微調整,但對整體只產生攤薄效應。

兩新股今掛牌景瑞暗盤先贏

 其他新股方面,景瑞控股(1862)及毅德國際(1396)於今日掛牌。據輝立資料顯示,昨日景瑞暗盤收報4.55元,較招股價4.45元,高0.1元或2.25%。每手1,000股,不計手續費帳面賺100元。毅德暗盤則先升後回,開市報2.2元,較招股價2.15元升2.3%,唯其後升幅收窄,收報2.16元,升0.465%,每手2,000股,不計手續費,一手僅賺20元。

相關新聞
港股重越23000 中資金融股跑贏 (圖)
昨升幅顯著板塊
憧憬粉飾櫥窗 年底續看漲
滬指升1.5% 再現漲停潮
工行盈利按季跌3%遜預期 (圖)
四大國有銀行首3季業務表現 (元人民幣) (圖)
新盤熱銷 AUSTIN 3小時沽80伙 加推107伙 周日推售 (圖)
代理疑爭客爆推撞 (圖)
一手新例實施 交投下跌4成
居屋成交創5月新低
嘉湖97盤 蝕26萬沽 (圖)
美聯:二線舖租望升逾成 (圖)
大孖沙金彈搶內銀 (圖)
重慶銀行及徽商銀行上市資料 (圖)
《鬥地主》博雅互動今招股 (圖)
集成金融入場費5656元 (圖)
建行購巴西工商銀行傳近尾聲
中國太保首三季凈利增1.58倍
中銀上季賺67.4億按季跌5.1%
信行騰訊合拓互聯網金融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