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蔡若蓮指自己是「空降校長」,上任後重視團隊建立和順利過渡。 馮晉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一生離不開「教育」兩字的蔡若蓮小時候已立志成為教師,曾是夜校教師、中學教師,亦曾在教育局任職,今年9月正式履新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她表示,希望結合以往在教育局討論政策的經驗,協助學校發揮最佳效能,教好每一個學生。
蔡若蓮在中五畢業後旋即任教夜校的中五班,在浸會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成為中學教師,後來投身教育局擔任課程發展主任。5年前,時任教育局高級學校發展主任的蔡若蓮,因應局方當時正開發支援學校措施,希望從校長角度看教育政策,故自發修讀「校長認證課程」,在無心插柳下,邁出今時今日做校長的第一步。
「人生需轉變 貪圖安逸無進步」
在教育局工作十多年,她擁有穩定的生活,但另一邊廂,她開始靜極思動,覺得到學校接觸學生,會更有意義,「人生需要轉變,貪圖安逸無進步。如果我在學校做10年,可以培養過千學生,比較在教育局,做多20萬份文件,最後都是拿到碎紙機碎……」
後來適逢福建中學(小西灣)前校長黃均瑜退休,當時她心中盤算,如果再不作決定,早年修讀的「校長證書」將會過期,要轉回學校服務,難度會增加。掙扎了大半年,她終於決定放棄「鐵飯碗」來到福建中學(小西灣)做校長。而巧合地,她本身也是福建人。
掙扎半年 決棄「鐵飯碗」
蔡若蓮認為,教育局官員與校長的角色同樣難做:作為校長,上至人事管理和財務審批;下至水渠淤塞都要關顧,加上要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要兼顧很多方面。至於教育局官員,則要面對政治化的挑戰,局面較10年前複雜,專業的教育工作往往受社會挑戰,難度同樣高。
她認為,10年教育改革理念正確,實行時卻「走樣」,源於學校誤解政策本意,她以「優質視學」的外評政策為例,政策本來希望協助優化學校,學校緊張應付,徒增不必要的工作量,扭曲政策原意。她相信,自己擁有在教育局參與政策討論的經驗,到前線時會更易掌握政策與實踐之間的銜接。
望設校園電台推閱讀文化
談到上任後的首要任務,她坦言自己是「空降校長」,最重視團隊建立和順利過渡。上任後,除了進行大大小小的會議,理順學校日常事務及教學情況外,她會與全校80名教師與職工逐一見面,了解教學團隊,盼能發揮最大的效能,「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過好每一日」。她又希望在學校成立校園廣播電台和圖書管理委員會,推動閱讀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