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數碼收發站:歐PMI也報喜 夜期再炒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05]     我要評論

司馬敬

亞太區股市昨假後復市,在日本及印度休市下,其他市場以反覆回軟為主,而泰股則急跌2.85%為最大跌幅市場,內地上證綜指窄幅上落,最後平收報2,149。港股承接上周美股升勢高開,一度升上23,346,最多升96點,惟受內地受市回軟及買盤動力轉弱,大市由升轉跌,曾倒跌85點,但退至23,165獲承接,市場傾向炒股不炒市,材料、水泥受城鎮化概念股走強,內銀、內險偏穩,尾市恒指收報23,189,跌60點或0.26%,成交縮減至450億元。大市仍處於23,100/23,500的區間尋求突破,在內地三中全會傾向有利的政策氛圍,與及中、美、歐最新數據顯示經濟持續復甦,大環境仍有利港股整固後向上突破。

繼中、美10月份製造業PMI數據勝預期之後,昨天歐元區製造業PMI終值51.3,高於9月終值的51.1。歐元區製造業活動加快,主要是新訂單連續第4個月增加,但競爭激烈令工廠難以提價。另外,產出物價指數升至50.5的18個月高位,產出指數則升至52.9。

另一方面,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10月製造業活動加快擴張,受惠於產出及訂單增加,新訂單擴張速度為兩年半以來最快。PMI終值由9月的51.1升至10月的51.7,亦高過上月初值的51.5,連續第4個月處於50以上的擴張水平,顯示製造業持續復甦。

歐元區上述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經濟維持回升態勢,連同中、美經濟動力持續,將加強風險資金在過去數周投入股市等高風險產品的信心,甚至引發資金進一步增持,以在末季內尋求較高投資回報。

匯豐季績不俗 核心資本強勁

匯豐控股(0005)在收市後公布第三季業績,純利32億美元,低過市場預期,按年升28%,按季則跌近19%。首三季除稅前利潤錄得186.01億美元,按年升15%;實際基準除稅前利潤錄得181.45億美元,按年升34%;錄得純利134.84億美元,按年升23.3%。每股盈利0.71美元,去年同期錄得0.58美元;每股股息增至0.3美元(去年同期為0.27美元)。股東權益回報率為10.4%,按年升1.5%。

匯豐控股公佈截至9月底止首三季之季度業績,除稅前利潤錄得186.01億美元(下同),按年升15%;實際基準除稅前利潤錄得181.45億元,按年升34%;錄得純利134.84億美元,按年升23.3%。每股盈利0.71元,去年同期錄得0.58元;每股股息0.3元,去年同期錄得0.27元。股東權益回報率為10.4%,按年升1.5%。

匯豐放榜後,倫敦股價即彈升,表明投資者對匯豐季績有近3成增長與及撥備減少、核心資本強勁,投以信心一票。昨晚夜期炒高水61點,高見23,250水平,在歐、美股市向好下,對港股走勢增添動力。

建行拓歐洲業務 意向進取

另一方面,建行(0939)董事長王洪章接受英媒訪問時透露,建行尋求在歐洲的收購機會,但首要得到監管機構的支持。建行拓展歐洲業務頗為進取,早前宣布在倫敦發行人民幣債券後,倫敦離岸人民幣結算業務亦努力爭取,最後是由中行或建行奪得,仍有待下回分解。

相關新聞
滙控按季少賺20% 成本節省超預期 (圖)
滙控第三季業績概覽 (圖)
香港仍最賺錢 貢獻佔近半 (圖)
滙控支撐 港股外圍中段漲140點 (圖)
憂增首付城市擴 內房股受壓
昨日跌幅顯著內房股
港IPO衝刺全球三甲 (圖)
香港今年IPO市場主要數據 (圖)
今年首10月全球五大IPO市場
本周3新股闖關 信達籌195億
港股夜期交易擬增1小時 (圖)
中銀監籲應對不良信貸
粵港澳自貿區定位成關鍵 (圖)
廣交會採購商成交額雙降 發言人:外需未根本好轉 (圖)
工總助「Q嘜」港企攻內地 (圖)
中國家居明年開200新店 (圖)
黑石購深國投商置40%股權 (圖)
中鋁江西銅競購秘魯銅礦
調查:中小企拓新市場挑戰多
李超人買中漫畫App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