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左起: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禹洲地產財務總監邱于賡、上實城開主席倪建達、香港中文大學金融系教授、亞太工商研究所主任王澤基、星浩資本首席執行官趙漢忠和香港經濟日報副社長石鏡泉。 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涂若奔)內地政府不斷以各種措施加強調控樓市,引來房地產商反彈。上實城開(0563)董事局主席倪建達昨日對此聲稱,「我們這個行業生活在恐懼之中」;又稱政府干預市場之舉對業界不公平,「我們買地的時候,你不斷往上加(地價),加幾十個億;我們賣房子的時候要加兩百塊,你都說不行,要備案。以前這叫做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現在是點蠟燭都不行了」。
倪建達昨在港出席「2013第一財經地產匯年度峰會」時,稱他對於三中全會的期望是「政府的權力小一點,企業的空間大一點」;因為「中國政府的權力太大了,大到無法想像的程度,希望三中全會後,讓市場回歸市場」。對於盛傳將加碼推出的房地產稅,他坦言「其實大家都很擔心,我們這個行業生活在恐懼之中」。
坦言擔憂房地產稅推行
不過之後他接受傳媒訪問時,又改口稱房地產稅「在上海實行了兩年時間,效果挺好的,沒有對行業造成負面影響」,相信中央政府在推出政策前會做全面評估。他認為,三中全會是指導性會議,不會將房產稅推行到具體哪個城市。「我們沒接到明確的信號,說房地產稅會在全國推廣」。
談及近期地產業頻頻入股金融銀行業之舉時,倪建達表示,地產業本來就是金融的延伸,兩個行業的結合可以發揮最佳效益,是發展過程中市場資源整合的需要,對此非常看好。因為房地產業做到最後,一定會成為半個銀行家,而銀行業如果不參與、不投入房地產業,其資產風險也會增加。他笑稱「雙方互有愛慕之意,走得近一點很正常。作為房地產商,我們那麼多年一直為銀行打工,好不容易可以做銀行的小股東了,應該感到驕傲」。
對於上海自貿區,倪建達認為香港從中得益將較內地更多,因為內地的金融企業受到很多限制,「突然放到自貿區去接受世界的競爭,我不認為他們很有競爭力」。他指香港在人才、企業管治、企業文化等方面均遠遠強於內地金融企業,且自貿區不是簡單的物理概念,而是法律環境的概念,「是否能提供像香港一樣的法律環境,是自貿區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首先得益的將是香港企業,然後才會帶動內地企業發展。
稱滬自貿區香港得益多
對於熱潮的新型城鎮化概念,倪建達稱,該公司發展的重點並非城鎮化,而是城市的更新改造計劃,只會在一線二線城市發展,「四線五線不會去做,因為沒有時間去跟當地政府溝通」,未來公司的發展區域仍在以上海為主的華東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