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新奎在2013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WTO論壇,暨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顧問委員會年會上作主旨演講。 實習記者王珺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實習記者 王珺 上海報道)外電消息指,內地正考慮在自由貿易區內實行國際法,藉此提高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率。參與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設計的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理事長兼總裁、上海市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昨透露,自貿區第二階段政策將公佈。
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領導人一直商議在自貿區內首次採用國際法律體系,以此吸引外企,但目前未有結論。內地本周六至下周二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外界預期本次會議上料將採取行動,以便在全國範圍內啟動多個自貿區。雖然三中全會可能為改革提供政策平台,但制定細化的規定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有利於吸引外資公司入駐
報道認為,在自貿區實行國際法,對於吸引外資公司入駐將會產生很大影響。新加坡星展銀行和花旗集團是最早一批入駐上海自貿區的外資銀行。其他跨國銀行和公司私下表示,如果中國允許實行與台北、新加坡和迪拜類似的特別法權,它們也願入駐。
一位歐資銀行駐香港的跨境交易商服務主管表示,「如果自貿區採取相似的法律體系,我們會看到公司和銀行會痛快地直接入駐。否則,我們看到的可能只是跨國公司象徵性的入駐。」
人民幣資本帳開放需過程
另外,參與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設計的王新奎在2013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WTO論壇,暨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顧問委員會年會指出,自貿區總體方案裡提到的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等,其含義是要進行功能性的改革,即解決投資便利化的問題,「不是說今天一個政策下來,明天就可以看得清楚這個政策可以帶來什麼利益。」他指出,上海自貿區的試驗不能失敗,因為這是國家戰略,將來要在全國推廣,所以必須謹慎周全。
自貿區涵蓋服務貿易投資
王新奎並強調,上海自貿區和WTO並不矛盾,它是全球投資貿易規則重構的過程的一部分,區域性的、成員方採取的改革行動都是利於多邊談判的。「但WTO本身面臨一個挑戰,它過去主要是貨物貿易為主,而且是在貿易領域,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服務貿易,特別是投資領域,這些問題怎麼納入多邊,能否在WTO原來的多邊平台上包含進去,這是一個有待進一步觀察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