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轄4區、6市、2縣,設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和省級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陸地面積1.61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1.6萬,是著名的世界風箏都,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先生的故鄉。獲得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知識產權示範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等榮譽,被授予「中國畫都」稱號。《2013年中國綠色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濰坊市綠色發展水平在參加測評的100個大中城市中位列第十。
近年來,濰坊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作為,科學務實,創新突破,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12.4億元、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5%,固定資產投資3012.9億元、增長2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1.6億元、增長15%,進出口總額149.8億美元、增長6.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6.1億元、增長2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1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796元,分別增長14.7%和13.3%。2013年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主要經濟指標均居全省前四位。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党的建設全面推進,各項事業繁榮進步,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濰港關係日益緊密 發展前景廣闊
濰坊與香港長期保持密切經貿往來,港資已成為濰坊外資的重要部分。近年來,濰坊共組織赴港經貿考察團達30多個,港商400餘人次到濰考察洽談,並在香港舉辦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經貿交流活動。歷屆「香港山東周」中,濰坊取得了顯著成果:簽約項目百余個,合同外資額過百億美元,居山東省前列;與華潤集團、光大國際、佳兆業集團、恒大集團等大型集團公司高層就合作項目進行了洽談對接,有力推動了濰坊利用外資的水平。目前,香港已成為濰坊最大的外資來源地和重要的出口市場,也是濰坊境外投資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同時,香港也是濰坊市輻射東南亞,擴大與東盟國家和地區合作的重要橋樑。2013年6月,濰坊市在香港發起成立了香港濰坊同鄉會。未來,濰坊市計劃充分利用香港平台優勢,拓展「走出去」發展空間。發揮香港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貿易中心、信息中心作用,充分利用香港技術、人才、品牌集中、低稅率、低匯率風險等優勢,推動本土企業在香港設立營銷網絡,拓展研發設計、品牌收購、人才引進,在港直接上市融資,開展參與跨國並購,引進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經營理念,提高濰坊本土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
目前,香港在濰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共計312家(存量),投資總額50.1億美元,註冊外資22億美元,實收外資18.5億美元。主要分佈通用設備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和倉儲業等領域。截至2012年,濰柴動力、世紀陽光紙業等7家濰坊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累計調回外資7.1億美元;全市累計在香港設立企業(機構)38家,協議投資額48269.75萬美元,分別佔全市的18.5%和50.8%。2012年全市對港進出口貿易總額8.8億美元,其中出口8.7億美元,同比增長562.4%,主要出口商品有貴金屬、食品、紙張、化工產品及紡織服裝等。
突破濱海:以世界眼光謀劃未來
濰坊市委市政府高點定位,高端謀劃,大力推動「招商引資」、「招院引所」、「招才引智」相關工作,強化水生態文明、交通樞紐、能源保障三個基礎支撐,打造現代製造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文化創意旅遊基地,構建新型城鎮化體系。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兩個街道,人口15萬,陸域面積67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1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9公里,是國家「藍黃」兩大戰略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省級戰略的重要節點,以及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四點四區一帶」中四大臨港產業區之一,同時也是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全國科技興海示範區、山東省循環經濟示範區和科學發展園區。
當前,濰坊市委、市政府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在統籌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同時,加快藍黃戰略實施,舉全市之力突破濱海,努力打造濱海現代工業新城。在基調把握上,以突破濱海帶動全市經濟轉型升級,集中在拓寬發展空間、深化體制改革、產業集群佈局、轉變發展方式、產城一體發展、科技教育支撐、生態文明建設、金融投資服務八個方面尋求突破,打造濰坊經濟轉型升級的增長級、引領持續發展的火車頭、新型工業化的示範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實驗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先行區。在開發模式上,突出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基礎支撐、產城結合、政府創新、專業服務,以現代理念、國際標準提升開發層次和水平,建設工業主導、城鎮支撐、濱海特色、現代水平的宜業宜居宜遊新城區。在發展理念上,將生態優先擺在發展首位,注重研究光伏發電、地源熱泵等新能源利用和工廠化建築模式,直飲水覆蓋全區,上游再生水作為生產生態用水,區內企業全部做到零排放。
目前,濱海正以世界眼光謀劃未來、以國際標準推進開發,以「中國迪拜」的理念、「濰坊浦東」的標準,「未來城」的目標,按照「全域統籌、產城融合,軸帶展開、重點突破,軸帶區鎮協同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總體思路,以北海路和白浪河為軸,自北向南打造海濱帶、城市帶、產業帶,分別發展生態旅遊度假、商住教育文衛、藍色新興高端產業,中間穿插佈局特色產業園區、生態生活小鎮和大型綜合體,滾動開發,同步配套,全面興起突破濱海新高潮,加快建設產業特色鮮明、產城相互交融的濱海現代工業新城,爭取5到8年的時間,工業產值過萬億,常住人口過百萬,再造一個「工業濰坊」。在長遠目標上,大力推行直飲水、零排放、低耗能、大綠量,同步推進光伏發電、風能潮汐能、地源熱泵和建築、住宅工廠化建設,把濱海開發整體納入低碳工廠、生態社區、綠色城市的建設軌道,加快建設「未來城」,讓人走進濱海、就能體驗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