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對於日本以「銀彈外交」拉攏東盟國家抗華,國際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向本報指出,日本的詭計很難得逞,此次安倍用200億美元的「籌碼」吸引了東盟十國首腦到東京開會,但是從長期來講,日本很難在經濟上持續向東盟「砸錢」。而在安倍金錢誘惑下成型的日本-東盟峰會,通過涉及對華的共同聲明,也沒有達到日本期待的效果。
「過去一年,安倍把東盟十國都跑遍了。以訪問做鋪墊,再加之經濟誘惑,拋出200億美元援助的銀彈,最終把十國首腦一起請到東京。」金燦榮認為,安倍以銀彈企圖拉攏東盟抗華的陰謀不會得逞。「現在中國已經成為東盟大部分國家第一大貿易夥伴,只有中國經濟繼續往上走,市場就會不斷擴大。」他指出,中日力量此消彼長,從經濟競爭來講,時間在中國這一邊,東盟經濟必定會越來越往靠向中國。
事實上,日本欲借日本-東盟峰會,拉攏東盟、牽制中國的企圖並沒有完全奏效。金燦榮指出,會議通過的有關「飛行自由」與海洋安全問題合作的共同聲明,不僅措辭相當溫和,而且很多日本關心的內容最終都沒有被寫進去,可以說,沒有達到日本期待的程度。
對於外國政要訪日時,安倍政府均會要求一起發表涉及對華的聲明。金燦榮指出,對抗中國已經成為日本的一個戰略,在中國周邊搞小包圍圈,加強與東盟的關係就是其中重要內容。「安倍政府在拉攏其他國家方面,其實着力點是十分有限的」。
而對於安倍又「老調重彈」,希望進行中日首腦會談,金燦榮認為,日本這麼說實際上是在爭取國際輿論。「中日關係緊張是日本挑起的,解鈴還須繫鈴人,日本得有所表示,兩國才有可能回到談判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