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湯禎兆
說句老實話,我從來沒有想過《銀魂劇場版 完結篇 永遠的萬事屋》(二○一三)會有機會在香港的戲院公映。事實上,上一次的劇場版《新譯紅櫻篇》(二○一○)在海外也只曾在台灣公映,香港要晚至二○一二年才於J2播放,可見《銀魂》絕非香港動畫迷的熱切期待的矚目作。今次的新劇場版,同樣於台灣早於八月公映,香港在數月之後終於也有上映機會,對我輩銀魂迷而言絕對可以不幸中之大幸來形容。
當然,兩地的文化自有差異絕對不足為奇。《銀魂劇場版 完結篇 永遠的萬事屋》於今年七月六日開始在日本公映,最初兩天已動員上廿二萬多的人次入場觀看,收入已迫近三億日圓的票房,而在一個月內總入場人數已狂飆至一百萬人以上,以上的成績對香港觀眾來說,顯然不可能與動畫的票房拉上任何聯想。
坦白從寬,我是《銀魂》的超級粉絲,自從透過VCD形式接觸到它後,基本上便一見鍾情。當年的VCD是海盜版的產物,內裡已收藏了好幾季的電視版動畫內容。由零六年第一期開始,我由把VCD看畢到進入每周期待新作在網路可看的階段(二○一二年進入了第三期),《銀魂》已成為生活中熱切期待的常規作,甚至往往有不忍把動畫看畢的衝動-因為那代表另一次的漫長等待。當中的滋味,大抵只有同道中人才明白底蘊。今次劇場版得以在香港公映,我清楚憶記在德福戲院晚上場次觀影之時,同場儼然都是久旱逢甘露的飢民,對於眼前的意外驚喜無不雀躍不已。大家在觀影的過程中,不斷狂喊歡呼,當劇中角色以新造型出場,又或是說出招牌式的對白,彼此也興奮得恍如進入瘋癲狀態,熱情喝采此起彼落-那根本就是一次電影與演唱會的結合混糅經驗。能夠以數十元的票價得擁如此享受,真有夫復何求的快意!■網上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