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杜法祖)隸屬荃灣警區刑事調查隊的女警,在調查一宗使用虛假文書案件期間,涉嫌向上司呈上一張訛稱由商業罪案調查科(下稱商罪科)發出的便箋,指已查證一個電郵地址在香港不存在。惟上司發現便箋上的電郵地址將「kam」打錯成「kan」,而向商罪科查詢始揭發事件。28歲被告女警葉善恒昨就一項使用虛假文書罪受審,2名商罪科警員作供時舉出便箋有多個錯處,又指商罪科「絕不會以便箋方式回覆(查核結果)」。案件押後至本月27日讓雙方進行結案陳詞。
案發時隸屬商罪科互聯網供應商聯絡小組的黃姓警員供稱,他今年4月9日收到鍾姓女督察來電查核案件。他聽到案件編號以「ISP」為首後,馬上覺得不妥,因為「ISP」不是該部門使用的編號。他要求鍾傳真便箋讓他查看,發現有人冒充他的簽名,又寫錯部門電話。加上部門是「五天工作周」,但便箋的簽發日期是星期六。
疑用虛假文書查虛假文書案
同組的黎姓警員則指商罪科只會以電郵或郵寄方式回覆查核結果,「絕對不會以便箋回覆」。即使查核不成功,也會透過內聯網直接向案件主管交代未能追查的原因。
控方案情指,葉於去年6月起參與調查一宗公司使用虛假文書的案件,負責追查一個電郵的來源紀錄。葉於8月向當時的調查隊主管、劉姓督察稱,已傳真文件要求商罪科查核。其間劉不時向她追問進度,但她一直回覆未收到結果。
直至12月,葉向劉指「已有初步結果,但仍未郵寄回來」。至今年3月,葉向新任調查隊主管鍾姓女督察稱,已收到商罪科發出的便箋,指電郵的供應商在外國,因此未能追查。鍾之後發現便箋上的電郵地址打錯,於4月致電商罪科查證,始發現有人偽造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