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楊潤雄(右二)指,小學統一派位從來沒有「不選不派」的安排。旁為一直跟進「專網」的李慧琼與劉國勳。
增黃大仙東涌馬鞍山6校 北區僅300位料爭叩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教育局因應跨境學童急增而推出的小一統一派位「跨境專網」昨日公布學額詳情。副局長楊潤雄透露,完成不分地區的的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過後,預計下學年有2,800名跨境生參與統一派位;而除之前提出從北區、大埔、屯門、元朗8個校網每班撥出的2個基本學額外,北區、屯門和元朗的學校都有空置班房可額外「加班」騰出學額,連同來自黃大仙、東涌和馬鞍山6所學校,專網將可合共提供3,000個學額,供跨境生派位之用。不過,一直最受跨境生歡迎的北區,只有300小一額供派位,北區小學校長會直言,獲派較遠地區的學生家長很可能會藉「叩門」再爭入北區校,預料「叩門潮」會越演越烈。
「跨境專網」旨在將跨境生分流至其他有學額空缺地區的學校,紓緩北區學額迫爆問題。教育局昨早與一直跟進問題的民建聯開會討論「專網」運作情況,副局長楊潤雄並於會後進一步公布專網的學額資料,他表示,預計下學年將有2,800名跨境學童參與小學統一派位,而他們將納入合共提供3,000個學額的「跨境專網」中,相信可有效達至分流作用。
空置課室「加班」添1,850學額
除了包括8個鄰近邊境校網內的學校,每班提供2個共950個的「基本學額」外,「專網」亦包括北區、屯門和元朗分別利用空置課室額外提供的100個、900個和850個學額,以及來自黃大仙、東涌和馬鞍山3區共6校提供200個學額。而按分區計屯門及元朗學額最多,分別有1,200及1,150個,而北區則共300個。據了解,今年以空置校舍取錄「返回機制」學生的鳳溪第一附屬小學,下學年亦會向「專網」提供學額。
楊潤雄提醒家長充分考慮
楊潤雄又指,在整個小學統一派位程序上,從來沒有「不選不派」的安排;換言之,跨境童有機會獲派至沒選報的學校如東涌及黃大仙等。就此楊回應指,以黃大仙區的學校為例,估計由關口到校的車程最快約30分鐘至40分鐘,認為交通安排可接受。
他又指,每年都有家長叩門,但該些學位始終有限,相信整體「叩門潮」不比往年緊張。他提醒家長,跨境就學無論是時間安排和家校合作都有影響,可為學生帶來壓力,選擇是否跨境就學前一定要充分考慮。
關於「專網」選校情況,教育局發言人補充,將為跨境生家長設4個統一派位中心分別位於屯門(1個)、元朗(1個)和北區(2個);局方將於在明年1月初選校申請開始前通知家長有關詳情。
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指,「跨境專網」可令本地家長安心但讓跨境家長頭痛,相信有家長會因獲派學校路程太遙遠,而返回北區叩門,擔心「叩門潮」越演越烈,以其所屬的上水惠州公立學校為例,「去年有200個學生『叩門』,如果今次有300人,連面試的時間也不夠」。
劉國勳讚兩條腿走路進步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對「專網」表示歡迎;北區區議員劉國勳則稱,明年小一派位將「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可令本地家長安心,「(北區)家長不需要跨區上學,不用借其他校網,也不需要加班加派,意味可以回復正常的小班教學」;另一方面亦讓學校掌握學生數字,預早做好規劃,做法較以往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