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末,內地再響「錢荒」警號。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升至六月以來新高,上周連續兩天大額支付系統延遲收盤,銀行間流傳華東某銀行同業存款違約的消息,滬綜指則連跌10個交易日,這一切幾乎是6月「錢荒」的翻版。與此同時,影子銀行再次活躍。保守估計,內地影子銀行規模至少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防範影子銀行風險並引導其為實體經濟服務,已成為監管部門金融及監管改革的重大課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白林淼 北京、浙江報道
雖然人民銀行運用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3天向市場投放3,000億元,但未有紓緩市場憂慮。12月20日,銀行間市場利率全線飆漲。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7天期利率暴漲升118個基點至7.65%,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隔夜及7天期盤中高見10%,創出6月「錢荒」以來的新高。同時,伴隨著理財產品的利率卻在飆升。杭州理財市場上,多款產品預期收益率破7衝8。招行的「懷錦系列產品」,21天達到7.1%,1個月的也有7.0%
回想6月份「錢荒」出現時,由於年中考核攬儲、銀行發放貸款過快等因素,銀行間市場利率飆升,Shibor隔夜利率最高飆升至13.4444%的歷史高位,7天隔夜利率也曾高達11%。
覆蓋證券信託多個領域
在中國M2(廣義貸幣)存量突破100萬億元之際, 「錢荒」卻屢屢發生,標誌著中國流動性充裕的日子已經結束。專家認為,「錢荒」的直接誘因是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不斷收緊,而根源則在於流動性在金融體系空轉,加劇了資源錯配。銀行通過理財、信託這些影子銀行體系玩起「高利貸」,將過多的資金輸送到平台、房地產這些能承擔更高利率的領域。同時,銀行對整體的流動性條件過於樂觀,過多追求利潤,資產負債嚴重錯配,當政策取向發生變化時,導致了局部流動性風險的暴露。
近年中國影子銀行快速膨脹,中國銀監會通過對影子銀行業務的最終投資額進行簡單加總測算,中國影子銀行的規模保守估計達到22萬億元。目前,中國最大、膨脹最快的影子銀行是信託投資公司,以及銀行千奇百怪的理財產品。由於利率的管制,才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高息理財產品,而影子銀行體系的膨脹實際上是各方對當前利率管制的一種突破。
影子銀行覆蓋了證券、信託等多個領域,在現有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情況下,並無監管機構來對其負責。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所以爆發,追根溯源還是影子銀行惹的禍,影子銀行融資風險爆發是導火索。因此,金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影子銀行融資風險決不可掉以輕心。
實體經濟對影子銀行有需求
中國銀監會銀行監管三部副主任張霄嶺指出,影子銀行快速膨脹的根本原因還是傳統銀行體系已經不能滿足實體經濟增長的需求。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規模從2008年底的62萬億元迅速膨脹到2013年三季度底的147萬億元,是美國銀行業的2倍,信貸擴張的速度和規模在世界經濟史上前所未有。近幾年相對高速的經濟增長是以巨額粗放的信貸增長為代價。
「銀行在資本充足率、貸存比和信貸額度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銀行有很強的動力將其資產表外化,而巴塞爾協議III新資本管理辦法的實施將使整個銀行業面臨更大的資本壓力。另一方面,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和近期受銀行貸款限制的房地產企業、一些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對影子銀行的信貸有強勁的需求。」張霄嶺指出,許多影子銀行業務就是因為這些需求應運而生。
|